分享

厦门老照片:建于1958年的鹭江宾馆,独领风骚60年

 馱夫 2019-07-21


鹭江宾馆原名鹭江大厦,建于1958年,于1960年国庆节正式开业。刚落成时入驻机构为厦门国际旅行社,改革开放初期更名为鹭江宾馆。

▲鹭江大厦地块曾经是太古栈前的一块空地,如上图所示,地块呈L形,地面建筑为木棚,从汇丰银行大厦前一直延伸至开元路口的海边,均为棚户区。1945年日军投降后,大量外逃避难市民纷纷从内陆、海外涌回厦门,无处可宿,只好在鹭江道一带搭盖简陋的屋棚居住,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海滨公园建设才将这些棚户区的居民安置别处。


▲晚清时期的太古栈,门前这片空地便是今天的鹭江宾馆。

▲1933年堤岸落成后的中山路海口老照片,红色区域为现鹭江宾馆所在地,当时建有木棚厂房,它的后方为太古栈。太古栈右边那落建筑因堵住了中山路通往鹭江道的去路,不久后便拆除,留下中间红砖楼和左边的栈房,即今东海大厦(华联商厦)。

▲1937年的老照片,右边的二层木棚是上海新金记康号营造厂驻厦门办事处,所在地点即今鹭江宾馆。

▲1945年的老照片可见,鹭江大厦所在位置仍然可见几座简易的木结构房子。

▲海后路4号(今东海大厦)原本为太古栈,这张1945年老照片显示,已更替为东南建业股份有限公司,它的前方那块空地即为今天的鹭江宾馆。那块地位于寸土寸金的中山路海口,却一直空置,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建国初期照片,从海滨公园眺望,鹭江大厦尚未建设,自来水公司是当时鹭江道最醒目的标志性建筑。

▲1958年,鹭江大厦在这块空地上动工建设,作为国际旅行社使用。图为1959年落架时情形。

▲1958年,鹭江大厦在这块空地上动工建设,作为国际旅行社使用。图为1959年落架时情形,它的前方为国民党撤退前留下的碉堡。

▲约1960年,从鹭江大厦三楼拍摄轮渡码头,国军碉堡已作为交通岗亭使用,文革时期,这座碉堡被拆除,改造成类似纪念碑的四方形柱子,用于政治标语宣传。同类案例还有新华路与中华路(现中山路)之间的碉堡、思明戏院前的碉堡等,也作为交通岗亭,新华路那座现在仍然在使用。

▲1958年末,从同文顶眺望鹭江海域,依稀可见鹭江大厦的施工脚手架,目测高度约建至三层楼。

▲1960年建成后的鹭江大厦,同年10月1日作为厦门国际旅行社正式投入使用。

▲鹭江大厦落成初期照片,它独特的造型、安装了建国后厦门的第一部电梯,又是厦門(岛内)第一高建筑,是新中国的丰功伟绩,立马成了厦门新宠注:厦门第一部电梯并非鹭江宾馆,而是思明南路的南星乐园,安装于1929年。也非厦门第一高楼,集美南薰楼是同时期福建第一高楼。

▲鹭江大厦建成后,和海后路的福建省银行连为一体。

▲鹭江大厦落成初期,因为太帅,连公共汽车的广告照片都要以此为背景摆拍。

▲1960年代初期的鹭江大厦,时为厦门国际旅行社,门口停靠着多辆汽车,主要用于接待华侨和外宾。

▲1977年的鹭江大厦,墙壁上贴满了标语,正头再来一个横批“毛主席万岁”,此时的毛主席却已不在人世。

▲1978年的鹭江道,可见鹭江大厦前的方柱上贴满了标语,它是由碉堡改造而成。

▲改革开放后,鹭江大厦不再是国际旅行社,改为了鹭江宾馆,直至今天。

▲1987年,从鼓浪屿三丘田码头眺望对岸的鹭江宾馆及海上乐园轮船。

▲1988年,鹭江宾馆前的繁荣景象,那里是公共汽车的终点站,夏盛小巴士、双节通道车还有夏利、拉达出租车成群结队。

▲1990年代初期,从日光岩拍摄鹭江宾馆,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当时的鹭江宾馆左侧只有两排的阳台。

▲没错,鹭江宾馆在不断的壮大,它左侧原本为市总工会,约2000年初拆除重建,并入鹭江宾馆部分。

▲市总工会“”照片,一楼为民谊有限公司商场,如今已是鹭江宾馆一部分。

▲鹭江宾馆的建筑不仅醒目大气,而且楼上风光人,是欣赏鼓浪屿的绝佳地点。图为1979年从鹭江大厦眺望鼓浪屿及鹭江美景。

▲1980年代初期,从鹭江宾馆拍摄自来水公司及远处的和平码头,往返于厦门、香港的鼓浪屿号正停泊在此。

▲1982年,从鹭江宾馆楼上拍摄中山路,那时候的中山路还不是步行街,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外立面。

▲鹭江大厦是共和国初期厦门这座海防前线的标志性建筑,同时期的代表建筑还有华侨博物院、厦大建南大礼堂、工人文化宫、集美南薰楼、华侨大厦,这些建筑都是建于1950年代。今年已是建国第70周年,早已进入了摩天时代,而这些经典老建筑仍然是厦门的金字招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