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喻嘉言讲中医第十四讲:不解肌反吐下致诸变

 为什么73 2019-07-21

喻嘉言讲《伤寒论》第十四讲

(述自喻嘉言《尚论篇》)

   

十四、不解肌反吐下致诸变

(喻嘉言先生结跏趺坐开始讲了。)

列位,我们已经讲了中风病,本应用桂枝汤解肌,而医家不识,误大汗或以火劫,以致诸般变证。今天我们讲不解肌而反用吐、下法导致的变证,以及处理原则。

11、不解肌而用吐药,虽得汗内伤脾胃,名为小逆二法。

(28)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麋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此为小逆。

解肌之法的要义在于,解散肌表风邪,而不伤动脾胃,这是天然不易之法。

若舍此,而妄用吐法,会导致什么情况呢?一是,吐法也包含着发散的作用,故此,用吐法后,患者可以出现不恶寒发热的情况。

但是,吐法,也会伤害胃气。“一二日”病在太阳,吐后,则“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病在阳明,吐后,则“不喜糜粥,欲食冷食”,这些都是胃气受伤的表现。假如出现“朝食暮吐”的情况,那么“脾中之真阳”也已经受到了损伤,而不能消谷。所以,吐法,看似能够解除外感,但会导致脾胃内伤,卒未易复,所以称为“小逆”。

(29)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本条已经由于使用“吐法”而出现了损伤“胃中之阴”的情况。和上一条的“两伤脾胃之阴阳者”比较来说,要稍轻。

出现“内烦不欲近衣”,虽然也表现出一定的“虚热”之象,但上一条还有“关上脉细数”,这是“虚热之脉”已成,二者亦自不同。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因为使用“吐法”而伤及津液,虽然,患者侥幸不出现病逆,医者又怎么能说自己无过呢?由此可见,在考虑使用“吐法”时,必须要谨慎考察患者的津液情况。

12、中风肌未解不可下,宜用桂枝汤解外一法。

(30)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下之为逆”,这一条要与“结胸等证”区别来看,假令结胸,则欲解外者,必无出桂枝一法。这是要反复强调的。

“外邪未解,下必为逆”,然而患者在病情进展到“欲下未下”之时,此时“解其肌”,“令其下”,这样的变化出现,则不能等视为这里所说的下之为逆。

13、中风肌未解误汗下,无他变者,仍当用桂枝汤一法。

(31)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这条在于申明,虽然使用了“下法”,但患者脉仍浮,证也未增变,此时,仍然要已解其外为务。

14、不解肌反误下,邪不服者,于前下药内更加桂枝一法。

假令不解肌反误下,病不服的,就要在前下药内更加桂枝一法。

(32)太阳病下之,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假令误下,而导致“阳邪下陷”,然无他变,但仍上冲阳位,则可从表里两解之法,故用桂枝汤,加于前所误用下药之内,则表邪外出,里邪内出,这就是“桂枝大黄汤”的法度。假令“不上冲”,则表里两解之法,不可用,“不可与之”明矣。

15、不解肌反误下心痞,用桂枝加温补药两解表里一法。

假令不解肌反误下导致出现“心痞”,那么就要用“桂枝加温补药”两解表里。我们看下一条。

(3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挟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误下则导致里虚,里虚则易为外热所乘,变而为利。

利下不止,是“里虚不守”的缘故。

心下痞鞕,则是由于“正虚邪实”,中成滞碍,痞塞而坚满。

此时,因为表仍未除,因此要用桂枝以解之。

而里适虚,因此要用理中以和之。本方即“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这也是治疗“虚痞下利”的圣法。

16、不解肌反误下,邪入阳明,变用太阳两解一法。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岑汤主之。

太阳病原无里证,但当用桂枝解外。假令当用不用,而反用下法,导致“利遂不止”,那么热邪之在太阳者,未传阳明之经,已入阳明之府。所以出现“其脉促急”,“其汗外越”,“其气上奔则喘”,“下奔则泄”。

因此,就要舍桂枝而用葛根,葛根专主阳明之表,加芩、连以清里热,则不治喘而喘自止,不治利而利自止,这是太阳两解表里之变法。

17、不解肌反误下,宜辨阳实阳虚加减桂枝汤一法。

(35)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误下脉促,与上条同,但无“下利不止,汗出”等证,却出现“胸满”,则说明“阳邪仍盛于阳位”,这和“结胸”的病机差不多。

但是假若仅仅是“满而不痛”,且诸证未具,未至于“结胸”,因此,取用桂枝之芳甘,以亟散太阳之邪,去芍药之意,在于“酸收”二字,正因为前有“误下”的缘故,因此不敢用,恐其复领阳邪下入腹中。

假令“微见恶寒”,则说明已经出现“阳虚”,这就与“阳邪上盛”不同了,去芍药方中就要加附子以回其阳。

本条,虽然没有提及“汗出”,然而,从本条“微恶寒”,合上条“脉促,喘而汗出”观之,则“脉促、胸满、喘而汗出”这一系列症状中,隐隐暗藏着“虚阳欲脱”的变化,所以仲景在本条,特别用“微恶寒”三字来发其义,可见“阳虚则恶寒”矣,又可见“汗不出之恶寒”,则非阳虚矣。

伤寒证中,多有“下后魄汗不止”,而酿亡阳之变者,学习者,必须在这些地方恭合,以求神髓,庶几可进于道耳。

18、不解肌反误下阳邪作喘,有用桂枝加行气药一法。

(36)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喘家作枝汤,加厚朴杏子仁。

大凡出现“下后利不止”,而加上“气喘急”者,这是“上争下夺”之象,属于危候。

但假若骤病,而患者的“中气足以供上下之用”,那么邪尽而喘与利自止。假若患者“中气素馁”,加以上下交征,则生命垂危!

本条没有提到“下利”,仅仅是说“微喘、表未解”,这是由于表邪因误下而出现上逆,与虚证是不同的,故此仍用桂枝以解表,加厚朴杏仁以利下其气。

这里要特别声明一下:

这里重点阐释的是“风邪误下作喘”的治法大要,假令是“寒邪误下作喘”,就当用麻黄石膏,本于此条法度,可以类推,所以在其后中篇中不再赘述了。诸位要留心。

19、不解肌反误下有凭脉定变一法。

(37)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也,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挟热利,脉浮者必下血。

“脉促”是“阳邪上盛”的表现,反而“不结聚于胸”,则说明“阳邪未陷”,此时可以勃勃从表出,故此称“欲解”。

“脉浮者必结胸”,是在促脉的基础上,而加以强调的,若见“脉促而加之以浮”,则说明“邪气弥满于阳位”,故必结胸。

以下“浮”字贯通下面四句,见“浮而促”必结胸,“浮而紧”必咽痛,“浮而弦”必两胁拘急,“浮而细数”必头痛未止,皆太阳本病之脉,故主病亦在太阳之本位。

假设“脉见沉紧”,则阳邪已入阴分,但入而未深,仍欲上冲作呕,其无结胸咽痛等证,从可知矣。

只是因为在本论中,省用了一个“促”字,三个“浮”字,于是,导致后来的读者于是犯了迷糊,以为“紧为下焦”,属在少阴,误会太深了。

我们看本文下句,即指出“沉紧者,必欲呕”一语,正可见前面的“紧”字,是指“浮紧”而说的,“沉紧”才是阳邪入阴,上逆作呕。

哪有“浮紧咽痛”,反而是“少阴寒邪”上冲之理?明明这里说的是“太阳误下”之脉证,哪里会插入少阴的道理?

至于滑脉居浮沉之间,亦与紧脉同推,故“沉滑”则阳邪入阴,而主下利,“浮滑”则阳邪正在荣分,扰动其血,而主下血。

所以我们看,“太阳误下之脉”,主病都是“在阳在表”,即使脉象有“沉紧”、“沉滑”的变化,也不能草率地以“里阴”名之,仲景辨析之精,讵可杂以赘疣哉!

列位,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下次我们接着讲。

来来来,让我们一起关注“腔调中医”,把一个《伤寒论》逐一道来!

(众人鼓掌,今日课毕,来日方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