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杨氏太极拳传承性代表人物赵幼斌大师示范讲解)

 藍天追雲 2019-07-21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杨氏太极传人太极名家赵幼斌示范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完整演练(赵幼斌)

赵幼斌在西安领练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

大家知道,太极拳的练习,第一要义就是放松,可以说无松不太极,松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也是练习太极拳的重要方法之一,松也是去僵化柔内气内力生戓的根本方法,松贯穿整个太极拳练习的始终,在行拳中要求时时松,势势松,做到周身无处不放松,那么松到什么程度,怎样才是做到了松,又怎样才能做到松而不懈呢?宗师杨澄浦授徒时,天天讲的都是松,他有句名言是:练拳不知松,十年苦功一场空,事实也正是如此,太极拳与外家拳的根本不同就是松,但是初习者在练太极拳的实际操作中,松是很难把控的,有的肩松而腰未松,也有的腰松而腿未松,做不到节节松,更难做到处处松,更有的松的一塌湖涂,导致松而懈之,周身形成松懈之态,偏离松的本意,练不出太极拳功夫,体验不出太极拳真正松而不懈的美感。

练太极拳对松的要求既严格又很细致,要求在意念引领下,从头松起,从上至下一直松到脚,这就使初习者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由松而懈,形成身体松松垮垮,毫无气势,毫无精神,松的寒肩,掉胯寒鸡腿,这就是典型的松懈之态,练习太极拳的松懈之病。如何避免松而不懈,正确放松的方法又是什么?一,虚领顶劲,正确放松的方法,比如,太极拳之起式,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胸涵背拨,此时头要向上虚领起,头顶似有若无向上的顶劲,将周身骨骼撑起,开始从头至脚逐节放松,松的不是骨骼,松的是筋肉,松的程度尽量大松,松到骨肉分离,当然这都是意念的作用,只有骨骼撑起,头部有虚领顶劲,周身才不会塌架,身体中正才有气势,才能松而不懈。

二,松的是血肉,松的不是精神,往往我们在全身放松时,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精神,拳论曰:精神要提得起,就是说在行拳时,一定要抖擞精神,气势饱满,试想一下,如果在行拳时无精打采,毫无气势,又要身体放松,那肯定是缩颈猫腰,松松垮垮的态势,岂不是松而懈了吗?松而不懈能使骨节松开,转换灵活,松而懈之,骨节反而被压实,致使转换迟滞。固此,综上所述,要做到习练太极拳时身体正确放松,松懈不懈,务必保持虚灵顶劲,精神饱满,骨骼撑起,达到修练太极拳之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