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农法】你想不到的植草十大作用

 梦泽赤子 2019-07-21

2018-06-14 14:08 来源:NFPS自然农法

自然农法NFPS

本文共1109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1

保温保墒

合理种草可以调节土壤温度,种草之后就像给土壤盖了层薄薄的棉被,使土壤吸热放热减慢,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也能放出部分热量,促进果树的发育。寒冷季节,生草可提高冠下温度0.2-0.5℃、提高地表温度2-3℃、提高根际土温0.4-1.7℃。

2

预防虫害

虫害大规模爆发的一大原因是食物链的破坏,天敌的减少导致了虫害呈J型曲线进行爆发,种植草本植物可为昆虫提供庇护区,丰富食物链,利用捕食关系来预防某一类昆虫大量繁殖成灾。

3

以草治草

土壤表面的资源是有限的,提前在土壤表面种植目标草种,目标草种覆盖后,外来草籽没有充分的条件供其发芽、生长,使得草本的生长始终在可控范围内发挥它们的价值。

4

改善土壤

传统的清耕法会导致果园土壤板结、氧扩散减少、结构破坏、理化性质变差。草的根系深入到土壤中,将一团土块呈细状分割开来,因此种草可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降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等。

5

隔断病菌

地面全覆盖草坪,可使土壤与地上环境相隔离,即使进入农田也无法使尘土与枝叶相接触,切断了土传病菌侵染的途径。

6

刺激生长

植物无法像动物进行移动,因此,作物之间相互感知主要通过根系进行,草本与目标作物的根系接触后,目标作物感受到威胁,为了促使自身的成长,只能加强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使得自己强大起来。

7

储存能量

只要有阳光,草就可以不分时间地将太阳的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土壤中。除此之外,它们不仅可以吸收土壤中多余的氮素,避免目标作物氮素过多;也可以通过与固氮菌的共生关系吸收空气中的氮素保存下来。

8

提高肥力

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种植绿肥进行肥田的先例,种植的绿肥残体在有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可显著提高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例如,在红壤幼龄龙眼园植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6.2%左右。

9

涵养水土

草本植物分蘖多,枝叶匍匐地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滴的击溅和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另一方面,草本的根系可有效防止土壤颗粒的流失,减少养分的流失。

10

优化环境

植草可为土壤表面及表土层的生物提供生活的环境,引进昆虫及鸟类,提高该区域的生机,丰富生态链。

【自然农法】复合益生菌无土栽培新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