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宋太祖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是真的吗?他是怎么死的?

 鹿文康金 2019-07-21

字数:1089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蔡桓公究竟得了什么病,为什么扁鹊能一眼看出来?

历史上有被活活撑死的皇帝吗?

雪夜暴毙的赵匡胤到底是不是死于弟弟导演的宫廷阴谋……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从扁鹊看病的这段记载看,桓公很可能是种与皮肤颜色密切相关的疾病,作为中医的佼佼者,扁鹊单凭一“望”便做出正确诊断。

  可以想象在山东生活的蔡桓公,某天在宴会上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来自齐国海边的鲜鱼,这条鱼恰恰未被洗干净,身上带有甲型肝炎病毒!桓公饱餐后,病毒便随着肠道进入血液,最后定居在一片肥沃土地——肝脏上。当扁鹊第一次见他时,看到桓公脸上浮着不祥的黄色,直言不讳:“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

  这段时间,桓公或许继续大摆筵席,继续过夜生活,已受损的肝脏继续透支。最后,崩溃的肝脏不得不发出求救的信号——疼啊!这是肝脏的绝命信号,桓公终于收到了,但为时已晚,回天乏术了。

  赵匡胤(927-976年),洛阳人,北宋开国皇帝。他曾是后周王朝的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执掌兵权。公元960年,他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称国号“宋”,建立了宋王朝,定都河南开封。宋太祖死于公元976年,葬于河南省郑州市下辖巩义市宋陵陵区,陵名永昌。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亲赵弘殷,母亲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

  赵匡胤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全国。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至其胞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复灭亡吴越、闽南及北汉后,方才完成统一全国大业;赵匡胤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期能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在位十六年。

  中国皇帝的死,很多都是非正常死亡的,大多都是被害死的。那么,宋代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不是这样的呢?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在历史上可是也很着一个“烛影斧声”事件的,因此,很多人,都在猜测着赵匡胤是被人用斧头砍死的,到底是不是呢?

  上御太清阁,四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气 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

  因为这个详细介绍,大家对研究其了宋太祖赵匡胤是如何死的。

  “烛影斧声”被指为宫廷血案,无关“烛影”,有闻“斧声”。“斧”字是诉说这一事件的关键词。一个“斧”字实在是充满杀机,令人顿感险象环生。从来,斧既是工具也是兵器,既可砍柴,又可杀人。一个“斧”字,教太宗如何脱得干系。

  那么,根据这个记载,宋太祖是不是被人砍死的呢?

  咱们先推测一下宋太祖赵匡胤是被人砍死的吧!

  太宗受遗于柩前即位。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

  这段记载甚为可疑。如果是实录的话,那么则反映了杀死胞兄太祖的太宗在群臣到来之前已经让人为死于非命的太祖清洗整容。在掩盖得几乎不露痕迹的状态下,太宗引近臣观看太祖遗体的动作,实在是显得有些此地无银欲盖弥彰。如果不是实录的话,那就是反映了和尚文莹的狡黠。在北宋,太宗一系承继天下,对太祖之死讳莫如深。即便是含糊隐约的记载也可能带来横祸。所以在记载了“烛影斧声”之后,文莹又以太祖遗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的描述来回环,来强调太祖是毫无外伤的正常死亡。其实,有了“烛影斧声”,这样的回环也形同欲盖弥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