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版:宋朝短信(6)

 金色年华554 2016-12-13

51,开封已经是赵广义的开封了,而且又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战略位置不好,赵匡胤动了心思想迁都洛阳。结果赵广义不同意,竟然就没迁成。无奈放弃决定时,赵匡胤叹气说,“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不幸言中。


52,翰林学士卢多逊有特别的马屁技巧。人人都知道宋太祖喜欢读书,也喜欢跟人讨论自己读的书,但只有他注意到宋太祖读的书是从史馆借的。他跟史馆的官吏拉好关系,太祖借走什么书,马上第一时间告诉他,他立刻回家通宵读一遍,第二天太祖问起什么,他都能把涉及到的章节背出来。太祖一直觉得他既学识渊博,又是自己的知音。


53,卢多逊跟赵普争相位,把赵普挤掉后一贬再贬,赵普身边亲朋故旧也尽量打击,还在赵普被贬的地方安插官吏专门挑赵普的毛病,务必把他整死。但姜还是老的辣,赵普在中枢多年,最知道什么地方是“肯节”,他先献个“金匮之盟”,一下满血复活,再把卢多逊算到赵廷美党里,一下就触到了太宗的忌讳,将卢多逊流放到崖州,再也没能翻身,最后死在贬所。政治斗争这种游戏,一招输,就是赔上全家性命啊。


54,宋朝初年有两大著名疑案,一个叫“金匮之盟”,一个叫“烛影斧声”,其实还有赵德昭之死等好几件,只不过相比前两个就没那么传奇了。这所有的疑案,都有同一个重大嫌疑人——宋太宗。


55,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他妈就死了,临死之前跟赵匡胤说:“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当皇帝吗?是因为大周的皇帝年龄太小,群心不附。你以后要把位子传给你弟弟,以免重蹈覆辙。”赵匡胤哭着答应了。后来赵光义登基,有人怀疑他的合法性,此时已被贬逐的赵普突然跳出来,说当初先太后有过这样一个指示,我在场目击并做记录,记录收在金匮之中了,look!看到证据,大家都消停了……此事史称“金匮之盟”。但这说法都是赵光义当政之后才出来的,而且只有赵普一个证人,所以是否有金匮之盟这回事,至今仍是千古疑案。


56,赵匡胤死时50岁,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当天大雪,他邀弟弟赵光义喝酒,直到半夜,且屏退左右。宫人看到听到的最后情况,是烛光下投射到窗纸上的影子,赵匡胤挥着玉斧,跟赵光义说:“好做!好做!”第二天一早赵匡胤莫名就死了,立即有宫人找来了赵光义,赵光义就此登基。此事史称“烛影斧声”,为宋初第二大千古疑案。论证疑凶是赵光义的和不是赵光义的文章我都看过,觉得……都挺有道理的,所以还是疑着吧。


57,太祖去世,宋皇后本来是让人去叫自己的儿子来,没想到来的却是赵光义。她一下就明白怎么回事,马上说:“我们母子的身家性命就交给你了。”赵光义回:“莫怕,莫怕,共保富贵。”两句话之间已经挑明了无数信息——皇后夺位失败;放弃下一步行动;承认太宗即位权;太宗承诺不报复。宫斗这种事,形势胜败都在话外。


58,宋太祖时期,赵普和晋王赵光义斗得很厉害。赵一直建议赵匡胤传位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弟弟,也一直打压赵光义的势力。没想到赵光义还是当上了皇帝,赵普当然就失势了。本来政治生命基本宣告完蛋,个人安全都可能得不到保障,这一跳出来证实“金匮之盟”,救太宗于水火之中,立即重受重用,又当了几年宰相。


59,赵光义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是对舆论场的大清洗。全国禁止传习天文星象、阴阳卜相诸书,有私习者斩首;并通知各地官府,迅速将全国原本已知的天文相术之士全部送京甄别。对三百多名天文相术之士甄别后,把其中六十余人留在司天监任职,其余近三百人以“矫言祸福,诳耀流俗”的罪名,全部发配到沙门岛。那时的这些人,相当于现在的公知。


60,赵光义登基后的第二件事,是改了年号——在登基当年的十二月间。历史上新帝登基,都要维持原皇帝年号到当年末,第二年才会更改年号,以表示自己追随先帝的遗志。只有这一年,也就是公元976年,有两个年号:开宝九年和太平兴国元年。就差一个月了,宋太宗就这么等不及么?!


下面是本文作者的微信支付二维码,如果你喜欢她写的东西,就用实际行动表示一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