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清经典|王铎《自书诗五首卷》

 hbbdwjk 2019-07-22

王铎·自书诗五首卷

此作书写于北京王铎时年五十五岁、刚降清不久。正是这个政治上不光彩、生活上尴尬的时期,他常常以书法来宣泄内心的情绪,其书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写此卷的三个月前,他也是明确表白他的书艺 是「颇有所从来」、很多的精品名作都出自这阶段。
王铎以二王的书法为宗而风格接近张旭和怀素的狂草,他将两种不同的用笔和风格结合得最好正是在这个时期。此草书用笔多「棱侧」,顿挫起伏,犹如龙蛇,明显地保留了王羲之的传统。同时,它还有自然的圆转笔法,线条富有自然的颤动,又带有张旭和怀素的特点。结字奇崛险峻,姿态万千,富于变化。章法恣纵错落而不失法度,笔势连绵流畅而大气磅礴。与早期的行草书相比,这件作品显得更加纯熟和自然,毫无造作之态,不愧为草书佳作。

王铎《自书诗五首卷》

释文:

《王定兴》

早逐寒光出,黄霜触眼新。河枯难度马,柳冻不迎人。

独旅浑无语,他乡孰可亲。更堪多难后,甸报尚风尘。

(《拟山园选集·诗集》未收此诗)

《少林寺》

众绿春光觉,千林醒一灯。观心动静息,触处水烟凝。

风善松沟虎,秋鸣石窟鹰。入山过欲置,搴药复何能。

(参见《拟山园选集·诗集》第四卷八七二-八七三页)

《汝州洗耳河有祠》

相见千年事,离离黑石中。鼠欢缘坏瓦,人至叹遗宫。

漫漶垂杨秃,寂寥枸杞红。清光无可说,烟水自濛濛。

(参见《拟山园选集·诗集》第四卷八七六-八七七页)

《何者》

睡去复奚事,闲来累短筑。自宜离物处,何者不心慵。

冷艳花当户,孤音雨在峰。床头光怪发,愧尔旧芙蓉。

(参见《拟山园选集·诗集》第四卷八八三-八八四页)

《上紫金坛空中石磴》

日高众岭白,升险在斯时。蛇术风吹杖,仙田草覆芝。

渎从盘谷衍,岳在大河湄。夜宿星晨上,飘飘妥梦思。

(参见《拟山园选集·诗集》第四卷九零零页)

款识:丙戌(一六四六)六月,力疾,书俚作,皆前数年者,不新也,可哂。王铎。

钤印:王铎之印、文渊太傅

王铎(1592—1652)

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 。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次年入清,授礼部尚书。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