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难传?手艺难守?听听「寻找守艺人」项目研讨会的大咖们怎么说

 昵称64733444 2019-07-2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得到国家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等条件的支持,产业已贯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同时文创也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如何应对传统文化传承挑战,加速传统文化与文创的融合,是我们需要一直思考的问题。

7月19日下午14:30分,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89文投、南方光原文化主办,天河文创产业协会·文化艺术专委会联合主办的寻找守艺人项目研讨会在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成功举办。

此次研讨会汇聚了广州、台湾两地的文化艺术、产业咨询、媒体传播、智慧科技等领域的权威人士、专业大咖,大家围绕会议的四大核心议题,针对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度的思维碰撞,大家分别从市场环境、战略定位、资源链接、策略传播以及传统文化场景的升级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讨论。

南方二八九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经理、南方光原文化公司联席董事长崔向红首先致辞发言。她表示,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希望将政府、文创企业以及想要复兴传统文化的组织个人等力量组合在一起,促进资源的整合与构建,为传统文化插上产业和资本的翅膀,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南方二八九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经理、南方光原文化公司联席董事长崔向红

天河文创产业协会秘书长蔡鹏程致辞发言,他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应该由内向外,传统文化是基础,营销推广是手法,跨界联合是创新,同时期望发挥天河文创产业协会的影响力,凝聚更多的专家资源,为各专家搭建一个专门的、定期的沟通探讨的平台,为文创产业运行、市场拓展寻找更多的边界。

天河文创产业协会秘书长蔡鹏程

南方光原文化副总经理、寻找守艺人计划品牌出品人、文化艺术专委会主任韩佳霖说,寻找守艺人项目的核心意义就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项目自发起至今已有两年时间,从非遗传承、匠人经纪、新文创三大维度出发,致力于提供资源链接、品牌传播、IP打造、空间设计运营管理、文创产品新零售、新匠人培育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参与,集众所长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广东南方光原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寻找守艺人计划品牌出品人

天河文创产业协会·文化艺术专委会主任韩佳霖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会让人想到博物馆、文创空间,进而联想到故宫、IP、国潮、文创产品、创意生活等。那么他们之间该怎样紧密结合、相融共生、和谐发展呢?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艺术学博士张立伶指出:现阶段流行国潮之风,是传统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但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或者传统工艺都适合走国潮风格。国潮产品,应通过工艺的产品化、用户高场景化,让文化的内涵与工艺的价值得以更大的延伸和裂变式传播。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艺术学博士张立伶

广州沁斋文创产业咨询机构合伙人杨子永说,文化传承、非遗传承是广义的,要做出具体的示范性项目。文化传承可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做好前期产业定位,正确、合理地进行头部资源的搭配,重视后期运营管理,进行系统化的链条型操盘,才会越来越有活力。

广州沁斋文创产业咨询机构合伙人杨子永

天河文化馆副馆长陈尚认为,文化场景充当的应该是引领和共生的作用。当具体的文化内容无法吸引受众时,文创场景和文创空间的出现,可以营造出更好的氛围,各文创企业才能共同创造更优质的内容,对传统文化作更多的呈现。

天河文化馆副馆长陈尚

在文化发展、手艺保护和传承方面,广东省广告协会秘书长李宁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他说,解决传承、保护、发扬的问题,一方面是政府的支持政策,另一方面是产品和品牌营销。有好的产品,没有品牌是没有市场认知度的,没有专业化的包装是没有市场价值的。以国家乡村政策为基石,将传统文化、传统手艺与扶贫结合,不仅能改善手艺人的生活状况,还能推动手艺、文化的市场化,打造品牌。

广东省广告协会秘书长李宁

在文化传承与场景、产业、消费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号百商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诚结合智慧科技,表达自己的观点:文化艺术包括七大领域,不仅是物质,更是精神层面。文化传承不仅包括手艺、技能、教育方面的传承,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技术层面是进行传承。空间方式的打造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则是最重要的环节,以空间方式吸引人群到来,所展示的内容才能得以循环。今年5G的发布,将会带来巨大的改变,5G+8K+VR,以智慧科技对传统文化场景进行赋能,是传统文化在技术层面的创新。

号百商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诚

长达三个小时的研讨会,数十位嘉宾就会议议题均分享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经验。

广州凡拓集团一介新媒体常务副总经理叶青认为,文化会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从圈子文化到圈层文化再到精英文化。文化场景的建设与时代相关,与技术相关,在传统文化场景中,除了能对历史知识进行传播,还可利用先进的技术,线下营造物理空间,线上打造虚拟空间,线上和线下打通,强化受众的互动性与体验感。

广州市归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归·觅】品牌创始人蒋晓晖认为,文化要走进生活,艺术要融进生活,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应融入日常的美好生活中,进而打造新东方生活哲学。就拿永庆坊的民宿空间来说,它不仅是民宿,同时兼容了茶空间、咖啡空间、酒吧空间的功能,楼上还可以住宿,特别受年轻人喜欢。因此,在场景营造、产品打造上,要更加注重年轻人的消费体验和生活体验。

广州市归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归·觅】品牌创始人蒋晓晖

资深台湾文旅研学导师谢纬朋表示,传统文化技术与现代化技能技艺相结合,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让文化非遗部分回归到生活当中。根据市场的不同、人群消费特点的不同进行调整,作出自己的特色,就要有系统的创意设计、产品研发等方面的考虑。

资深台湾文旅研学导师谢纬朋

泰泽动漫总经理廖桂兰结合自己参与故宫世界级IP如何融合现代年轻人审美观的经历,提出了在传统文化中提炼元素,用受众喜欢的形式去制作、包装、呈现,寻找“触点”让传统文化接近用户的生活场景

泰泽动漫总经理廖桂兰

研讨会的最后,南方二八九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经理崔向红总结到:在这个颠覆的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靠创造力、想象力,最重要紧紧地抓住市场,生产出优质的文化产品,让其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扬。

与会嘉宾合影

—— END ——

     「感谢以下单位及嘉宾的参与」

南方二八九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经理/南方光原文化公司联席董事长 崔向红  

天河文创产业协会秘书长 蔡鹏程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艺术学博士 张立伶

泰泽动漫总经理 廖桂兰  

天河文化馆副馆长 陈  尚  

前山文旅副总经理 陈  婷  

广州凡拓集团一介新媒体常务副总经理 叶  青  

广州市弘阳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阮  鹏  

广州沁斋文创产业咨询机构合伙人 杨子永  

广州市归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归·觅】品牌创始人 蒋晓晖  

资深台湾文旅研学导师 谢纬朋  

号百商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  诚  

广东省广告协会秘书长 李  宁  

广东南方光原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寻找守艺人计划品牌出品人 韩佳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