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之釉色是南宋青、白两大瓷系的延续。景德镇釉色尚青白,保持唐代「饶玉」的美誉。 在元代景德镇的瓷器中,最著名的卵白釉枢府器,胎骨细腻,釉药莹润纯洁如羊脂美玉,最是精美。 正如元末明初学人曹昭的《格古要论.古饶器》中记载〈御土窑〉:「御土窑者,体薄而润最好。有素折腰样毛口者,体虽厚,色白且润尤佳,其价低于定。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新烧者足大,素着欠润,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其特征是圈足小,足壁厚,削足规整,底心有乳钉状突起。纹饰多缠枝花,压模纹样布局严谨,制作工艺精湛。
元代景德镇在青白瓷生产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卵白釉的新品种,由于这种卵白瓷中发现有“枢府”字样,因此人们称为“枢府”器。“枢府”是“枢密院”的简称,元时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非常重视军事,“枢府”的权位极高,具有“枢府”铭的卵白釉瓷器,为 “枢密院”的定烧器。因此,常命景德镇窑烧制供官府使用,“有命则供,否则止”,枢密院定烧瓷在盘、碗器的纹饰中印有“枢”、“府”二字,故卵白釉又称之为“枢府”釉。《景德镇陶录》之作者,清乾隆、嘉庆年间景德镇人蓝浦说:“元之进御器,民所供造者,有命则陶,土必细白腻,质尚薄。式多小足印花,亦有戗金五花者;其大足器则莹素。又有高足碗,蒲唇弄弦等碟、马蹄盘、耍盂各名式。器内皆作‘枢府’字号,当时亦仿造,然所贡者俱千中选十,百中选一,非民窑可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