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将冲突与分离,转化为亲密与狂喜?(下)

 茉莉7eo6t3y9 2019-07-22

上篇中,我提到了通过连结深层需要、寻找创造性策略,来处理意见分歧;通过爱的优先级、放下受害者心态、双方都负起100%责任来处理感情冲突。

也提到了解释与防卫背后,那个“如果确实是我做的不好,你就不会再爱我了”的恐惧。

其实,想要用爱化解人际冲突,首先要疗愈内在的冲突,真正地爱自己——爱自己可不是去做个SPA那么简单,它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勇敢的事。

我们最渴望的,就是不完美依然被爱

先跟你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吧:我觉察到,有时候,我在跟一些我很喜欢的人或群体互动时,潜意识地有一些不必要的“不够好”的表现,比如迟到一小会儿、临时取消计划、打碎杯子……这些都并不造成什么实际的问题,却足以让我感觉“表现不完美”,而这,大概是一种潜意识的考验——对方能否包容我不完美的样子?我是否可以安全放松地在对方面前做自己?

当我进一步探索这个模式从何而来的时候,想起了小时候在学校被严厉对待的经历,我以为这些我早就放下了,平常也不会想起,可当我真正想起时,仍然深受触动。

小学一年级,有一本练习册做错了很多,一向对我和颜悦色的数学老师,在我面前把练习册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小小的我不知所措,后来把练习册藏进了我爸实验室的一个缝缝里,因为我再也不想看到它,更别提打开它去订正错题。

初中,班主任的主要爱好就是高分贝、激情四射地骂学生,哪天如果我们看到她温柔和蔼笑意盈盈,反而会有一种恐怖的感觉袭上心头……她还会扇“差生”的耳光,而作为“好生”,我们的特殊待遇就是,每次数学考试低于90分(100分制),就得让家长给她打电话。

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内在有一个程序是“一点点不完美就很严重,就会被羞辱,所有的爱都是我用优秀挣来的”。

如果不完美如此可怕,在冲突发生时,我们当然会竭尽全力地证明自己没错,而不是去深度倾听和理解对方。

但在这竭尽全力的证明之下,我们最渴望的,其实是放下证明,感到“我可以不完美,我可以犯错,我可以惹你不高兴,可是,你理解这是生而为人的一部分,依然爱我接纳我”。

幸运的是,长大之后,当我可以选择与创造和什么样的人接触,经历了很多非常疗愈的故事,我知道,我可以不完美、可以笨拙、可以给别人添麻烦、可以让人失望,却依然被爱。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他们爱我,仅仅是因为他们愿意爱我。

原来,有些人可以清晰地表达对事情的不满,而不让我感觉到任何对我这个人的拒绝。

原来,曾经经历的那些严苛暴力的对待,不是我的错,而是他们自己的模式。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呢?


用冲突考验爱的韧性

另一个常见的考验模式,就是制造激烈冲突,然后在和好如初的能力中感到安全——很多人都是这样长大的呀,跟父母吵到摔门,半小时后就能重归于好,总有一方愿意先抛出橄榄枝,不再计较吵架的原因,只求握手言和,因为这份连结是如此重要。

在冲突之后,我们经常有一种赤裸脆弱的敞开感,可能会特别渴望连结,或者为了确认关系依然很好,而很刻意地想深度连结。

不断用激烈冲撞来证明关系的韧性,恐怕并不是最可持续、最滋养彼此的策略。质量再好的车,也没人会经常没事撞着玩吧。有什么其他更好的策略,能让你在关系中感到安全、敞开、充满连结?

吵架其实是一种令人“暗爽”的活动,它激发的肾上腺素会让人觉得很嗨,如果还能很快和好,那就是双重快感,如同过山车般刺激,实在是平淡日常的调味剂,很多人对这种感觉成瘾,活在持续的冲突之中。

有人非常喜欢用戏剧来吸引注意力——只是表达我喜欢你、想跟你亲近好像不太管用,那我就想办法让你难受、不得不给我注意力吧。对很多人来说,冲突虽然也不舒服,却远胜过被忽略的痛苦。

其实,这种需要用冲突才能引起的注意力,如同饮鸩止渴。如果一个人不能出于真心的愿意,自然而然地给你注意力,被冲突唤来的注意力,往往只是用于处理冲突、重归ta自己心灵的平静,并不是真正给到你这个人的注意力。

有对夫妻分享,他们几十年从不吵架,立刻有人举手说“那你们不无聊吗”。

很多时候,我们宁愿选择不愉快的“强度”,也不愿选择平淡无聊。

那有没有可能轻松地得到愉快的强度呢?当然。高质量的性爱、深刻的谈话、共同参加充满拓展与发现的活动、毫无保留地表达爱与欣赏……这些都可以。

下一次,当你因为鸡毛蒜皮的事特别想吵架时,不妨问问自己,此时此刻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对方的注意力吗?是高强度的连结吗?有没有什么更好的策略来满足它?

除了想方设法让对方特别不爽,有没有什么可能性能让对方特别爽?

连结爱的本质,做那个主动打破僵局的人

当我们感到愤怒、失望、伤心时,往往会自动地把对方推开,隐隐期待对方会凑过来、追上来、锲而不舍地重建连结——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应该在我推你的时候百折不挠地贴上来啊!

这是典型的小孩赌气模式,用在成人平等的关系里,一次两次也许还好,久了谁不会累?即使对方仍然留在你身边,恐怕也无法完全把心敞开了。

有些情况下,保持敞开确实不容易,想要重建连结,总要有一个人主动打破僵局,比如,不论对错,先道歉,比如,在仍然充满火药味的气氛里,脆弱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需求,有时候,这一步就能让双方从头脑喋喋不休、我对你错的循环中,进入心的对连结的渴望。

我们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想法,但我们并不等于我们的情绪和想法,穿过情绪和想法的迷雾,其实有一个纯粹的意识、对情绪和想法的超然观察者,也有一个纯粹的爱的意愿,那是我们存在的本质。

心态疗愈体系中说,爱是我们存在的本质,如果一个人不是在表达爱,就是在呼求帮助。

Access体系的创始人有一个故事,有人以为他在勾搭自己老婆,非常愤怒地打电话来控诉,而他降下自己所有的防御屏障,对他说“第一件事,我没有在勾搭你老婆。第二件事,我可以为你做什么?”

他听见了对方内在的痛苦,在被控诉的情境下,仍然选择提供支持。对方果然感动得稀里哗啦。

连结那个爱的本质,不论你的想法和情绪在说什么。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心轮,去感受你内在生生不息、可以被遗忘、却从未熄灭的爱。

你就是爱。

在灵魂旅程的最后,你其实会明白,所有你经历的一切冲突、痛苦、分离、看似不是爱的东西,其实,都是为了让你更深地理解爱。

而这个选择,来自你对自己的至深之爱。

Crystal的奇迹山谷

催化你成为生命的100%创造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