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教育军备竞赛 北京上海教育消费学龄前一年花10万【育儿】

 木香草堂 2019-07-23

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一直被全国人民诟病“高考倾斜,上学容易”。所以说到一线城市的父母们为孩子教育倾尽所有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北京这种地方人少竞争小,有什么可焦虑的?”“怎么可能学龄前就一年花10万来养个孩子?你扯淡!”

所以今天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北京上海的家长们,反而比其它地方更不惜一切代价的在养育孩子时疯狂投入吧。

北京和上海作为一线的领头羊,长期以来都是全国精英人才趋之若鹜的地方。与此同时,一直以来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北京上海也是执行的最为彻底。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座中国最顶端的城市里,人口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城市的发展需要,北京上海都开始吸纳外地优秀人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吸引方式就是——户口。以北京为例,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这段时间里,为了促进郊区、郊县的发展,曾经给出过相当数量的户口指标,作为引进人才的需要。到九十年代中期,户口指标才逐渐缩紧。

不论户口指标是否宽松,引入的都是当时中国最顶尖的一批年轻人。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人才。那个年代还没有高考扩招,能够考上大学的,基本都是同龄人中最优秀的天之骄子。这些人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和上海,成为了新北京人/新上海人。他们主要年龄集中在了70后的群体。

在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和奋斗后,这个具有高级知识水平、高收入的群体,在2000年前后逐渐进入了生育年龄。也正因为如此,2000年以后,北京上海的学龄前教育、小学、中学、高考,逐渐沿着时间的轨迹开始进入了强力竞争的时代。

原有的本地居民,家庭大多没有很大的经济压力(说白了就是有房)。因此可以放心的把钱投入在子女教育上。

而八九十年代定居北京上海的精英群体,自己身都具备极高的知识素养,在教育孩子上有着先天优势。一方面,他们都是中国智力水平最高层次的那些人,在智力遗传上有着优势;另一方面,自身的高知素养,让他们在教育子女时也有着更高的起点。

因此,北京上海的孩子们,在2000年后基本就被一起放在了竞争极其激烈的跑道上。

打个比方,全国孩子们从早教到高考,是一场千米赛跑。偏远山区孩子们是从起点开始比赛的,他们要跑1000 米,经过漫漫征途才能在终点线前搏一个名次。

而北京上海的孩子,从出生就在900米的位置上了。他们拥有着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好的社会资源,最好的接触和了解世界的机会,这是幸运,但也是不幸。因为他们身边的同龄人,也是全国最强的对手。

这些孩子大多有着优秀的智力遗传,有着经济良好的家庭环境,有着能把孩子从幼儿园教到大学毕业的父母。

别的地方的孩子,要跑的是千米长跑,差距是慢慢拉开的。北京上海的孩子却是百米冲刺,你一个不留神,就会被别人彻底甩下,根本没机会追上。

每一个家长都不希望孩子成为最差的,所以能选择的只能是努力跟上。

或许你说,北京上海的孩子就算学习再差,也比其它地方孩子机会多。没错,是这样。但要明白一点:他们看不到。这些孩子的身边,只有那些强悍的竞争者,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想说“没关系,就算我是最后一名,全国还有几十上百万个同龄孩子不如我呢”是不现实的。最后一名,就是最后一名。

然后,军备竞赛就开始了。

在北京生活,你会发现几乎每个孩子都要上几个课外班、兴趣班。基本是三类:学科知识类、兴趣特长类、感统训练思维训练等杂七杂八类。

1、学科知识类里面,英语基本成为了必备。从几千块一年到十几万一年的各类高中低档英语班,遍布北京各个写字楼和社区底商。只要你开,就有人来。

别人孩子三岁开始跟外教学英语,你能忍得住让孩子6岁进小学才学ABCD?您忍得住,您孩子跟得上学习进度吗?实话说,我在自己孩子身上做了实验,差异巨大。要不是我自己还算有心理准备,用充足的时间和耐心来自己教课,再加上孩子确实足够聪明……现在恐怕就要给人家垫底了。

2、兴趣特长类里面,主动和被动的都有。现在时代变了,北京上海的家长们,那种为了让孩子有一技之长就疯狂报班学习的已经不多见了。更多是孩子们自己有了自己的喜好和选择。在这个科技和资讯都极为发达的时代,孩子们的智力发育已经远超过去。年纪很小就有自己的主张,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家长们能做的基本就是顺应孩子的要求,你喜欢,我就赶紧花钱让你去学。一个孩子报三四个兴趣班再正常不过。你以为负担重?孩子不觉得,他们喜欢,所以根本不觉得累。

那么跟着来的问题就是,兴趣班的价格,没有便宜的。由于人力成本很高,北京上海的孩子去兴趣班都是很贵的。不论学什么,一节课1、200元都属于起步配置,想找个名师单独教学?那这钱就没个封顶了。所以一堆兴趣班学下来,一年三五万属于正常,十万八万也不奇怪。

3、杂七杂八的各种早教,这个有没有效果众说纷纭。动手早的七八个月就开始报班,动手慢的两三岁也要开始。随随便便一年一两万,你说有没有效果?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但大家都去,你不去吗?你真的不去吗?事实上一些早教对于孩子是有效果的,比如在进入幼儿园以前就获得与其他同龄人交往的能力,比如提升面对陌生人时的自信心,比如一些必要的自理能力等等。这对于进入幼儿园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不仅要拼这些,还要拼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每一个都要拼。不同的学校代表了不同的升学率,代表了去清华北大985211的不同概率。去了去了人大附中,清华北大向你招手;去了海淀西城,211以上很有信心;去了密云通州,一本可能就要挣扎一下。

不说吃穿用度,光是教育,北京上海的父母们就会投入极大的资金和精力。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站在很靠前的起点了。但既然站在这里了,有谁希望被后面900米里那些孩子们反超吗?

既然不希望被反超,也不希望孩子在身边的竞争中掉队,那唯一的选择就是一起咬牙投入,再投入。否则掉队的速度,也是让你意想不到的快。我孩子的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是这种竞争状态,每一个。但投入不同,产出也会有差异。三年级以后,就已经有明显掉队的出现。这些孩子除非发生奇迹,否则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是不可能考上高中的。因为没人会等他们。

有人认为,就算是北京上海,人均收入就那么多,怎么可能花这么多钱养孩子?事实上你低估了家长们的决心。六个钱包不但能用来买房,也能用来教育下一代。

对土生土长的北京和上海人来说,夫妻俩的父母基本都会有些家底,退休金也相当不错。所以就算夫妻俩收入不太够,他们支援一些用来养孩子,也根本不成问题。而当年来到北京上海打拼拿到户口的新北京/上海人,几乎都已经成为了社会中坚力量,他们的收入,基本都扛得起这场军备竞赛。

所以在这两座城市里,优秀的孩子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变得更优秀,而家长们,其实是不会停止对孩子教育的无限制投入的。

一年10万,多吗?那其实真的只是个不掉队的起点罢了。

如果你觉得焦虑,攒攒钱再生吧。对自己、对孩子也负责点。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