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雷平常被问到:“诶,你这手机还是单反拍的,效果很好。” Emmm 这么明显,当然是单反啊。 我们看到单反拍出来的虚化效果是这样的,焦内主体细节丰富,焦外虚化圆润,焦内焦外过渡自然。 画面中背景复杂的元素通过虚化被弱化掉,而主体更好凸显出来。
但同样的场景用手机拍照呢,好像没有虚化一样,都是周遭乱??? 今天的「跟着小雷学拍照」就讲一下为什么手机拍的照片好像没有虚化。 手机为什么不能拍出“刀锐奶化” 之前小雷在「手机拍照,能干掉单反吗?」说过手机相机 CMOS 的问题。 因为手机传感器小,在手机相机上用的等效焦距为 26mm 的镜头。 在电脑看照片 EXIF 文件显示实际焦距仅有 4.66mm。
根据「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大」的定律,手机上 4.66mm 镜头就是超短焦距,景深非常大,虚化效果不好。 即使不断增大光圈,比如现在手机最大光圈已经达到到F1.4的大光圈了,也很难达到单反的虚化效果。 手机虚化怎么拍 有人就说了:”照你这样说,手机虚化彻底没救了?“ 先天不足的当然就救不回来,但后天努力一下还可以吧。 当我们拍一朵花,我们大多数习惯地按照平常的视角,拍出下面这样一张。 画面稍显乱,画面中的主体没有被凸显出来,不能第一时间看到重点。
打开「人像模式」,焦点对准主体(复杂的环境最好点一下屏幕对焦,不然就比较容易跑焦跑到后面叶子了)。
近两年的手机基本都配备双镜头或者三镜头,其中一个镜头肯定是长焦镜头。 用了长焦镜头的照片里虚化效果也不错,主体和背景分割出来了,照片里的主体和其他元素更好地区分出来。 虽然长焦镜头和人像模式同样有虚化效果,但虚化效果可不大一样。
上面说了「焦距越长,景深越大」,长焦镜头的样张则是通过更长的焦距来获得虚化。 所以不管是边缘过渡效果还是背景的模糊效果都比人像模式算法合成来更自然。
虚化可不止一种 除了通过景深实现静态的虚化,突出主体,弱化背景。 我们还可以用慢快门,也就是更长的快门时间来获得动态虚化。 同样通过慢快门拍摄的丝绢流水、绚丽星轨也算是动态虚化的一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