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养心殿,为你揭秘皇上的日常生活

 昵称63703230 2019-07-23

如果你看过清宫剧,一定对养心殿不陌生。清宫戏里雍正和乾隆父子俩可以说是炙手可热的男主角,养心殿就是他们处理政务以及生活起居出镜率最高的地方了。

作为八朝天子的寝宫,养心殿的秘密还不止如此。

今天小匠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养心殿,探秘皇上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带你看看藏在养心殿里的好玩意儿。

“养心”二字出自《孟子·尽心》中的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意为提醒皇帝要善于控制自身的欲望,滋养美好的心性品德。

说起养心殿,就要先提一下雍正皇帝。在他之前,皇帝都是住乾清宫的。康熙辞世之后,雍正下旨说,为表孝心,不忍进驻乾清宫,所以就命人以素朴为主修葺养心殿,并辟为寝宫。

当然也有人说,养心殿结构紧凑,处理政务和起居生活都非常方便。同时,因为雍正继位本就很有争议,从安全角度考虑,养心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从雍正帝移居养心殿开始,先后有8位皇帝生活起居于养心殿,这里成为清朝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政务活动的中心,他们曾在此召对臣工、批阅章奏,丹青吟咏、潜心礼佛……直到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出宫。

▲斑驳的养心门

有人说,拿皇上在养心殿起居活动范围来算,和现在100 多平方米的三居室户型进行比照,会发现真实皇帝的居住空间和现代城市中产家庭差不多。

中正仁和匾,你一定见过很多次了,为雍正御笔。

▲中正仁和牌匾

这件屏风,是黄花梨的材质。屏风上的文字为乾隆御题。乾隆25年的元旦,乾隆帝志满意得的写了这首诗,一来记住平准噶尔和回部的胜利,二来提醒自己时刻警惕,不能“闲中足养心”。

▲西暖阁

养心殿西暖阁是皇帝批阅奏折、单独召见大臣、批阅殿试前十卷等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勤政亲贤”匾、“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联为雍正帝御题,其它屏文为乾隆帝御笔诗句(这位就是这么爱题诗)。

雍正皇帝在位13年,算得上是勤政模范。据说,他在位期间朱笔批文字量达到了1200万字之多。 

有趣的是,通过现存于世的奏折,四爷批奏折的话风跟我们想象的九五之尊不太一样,金句层出不穷。看完奏折后他往往会先来一句“朕知道了”“朕安尔等好吗”“朕就是这样汉子朕再不负尔等也”“免之”……

原来你是这样活泼可爱的四爷。

雍正帝经常批奏折批到深夜,近视也比较严重,所以他会在奏折上说,这个是灯下批改的,字迹潦草,你不要介意。以免大臣看了之后内心忐忑。

在养心殿里,雍正每天5点钟起床,洗漱完毕后会去早读,之后上早朝,七八点钟吃早餐,而在吃饭的时候,还要翻牌子——你别想歪了,“工作狂”四爷此时翻牌子是决定接见哪个王公大臣。


要觐见的大臣把写着名字的一个竹签递送上去,王公是用红头签,大臣是用绿头签。皇帝在用早膳的时候,会从这些名牌中挑选今天接见谁,这个牌子又叫膳牌。

勤政完毕,皇帝在养心殿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咱们看看乾隆爷的三希堂。


▲三希堂内景

这是乾隆皇帝的小书房,由西暖阁隔出,只有8平方米。三希堂原名“温室”,后因收藏了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之珍,故名“三希堂”。乾隆对这三件墨宝尤其珍爱,藏于此,时常把玩。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实际上,乾隆皇帝喜好书法,“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很多作品,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精品力作,凡经乾隆亲自鉴赏过的珍品,往往钤有“乾隆御览”和“天子古稀”二玺(这位就是这么爱盖章)。


乾隆皇帝偏好轿瓶,在三希堂的东板墙上挂有壁瓶14只,可以看出轿瓶是乾隆雅好的陈设器之一。


▲《是一是二图》

《是一是二图》为故宫藏画。图绘乾隆皇帝身着汉人服饰,正坐榻上,观赏皇家收藏的各种器物。其身后点缀室内环境的山水画屏风上,悬挂一幅与榻上所坐乾隆皇帝容颜一样的画像。上有乾隆皇帝御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长春书屋偶笔。 ”


书房中有一组古物,左上角的古铜器“新莽嘉量” ,为王莽在创立新朝时所颁的度量衡标准。高置方几之上的是明宣德青花蓝查体出戟梵文盖罐,侍童手执明永乐青花缠枝文藏草瓶,圆桌上置有明永乐青花双耳扁瓶及明宣德青花凤穿花纹罐等。

通过这幅图画,可见乾隆皇帝对古物的痴迷,也可见那个朝代互动于宫廷与民间的复古之风。

厉害了我的造办处!

清宫造办处创始于康熙初年,是执掌宫内器用制造的机构,由内务府管理。创立之初设于养心殿,后移至慈宁宫茶饭房,因此习惯称“养心殿造办处”。造办处荟萃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逐渐扩设匠作达61种,有“造办处六十一行”之称。


造办处制器的类型、工艺、材质、造型、纹饰等体现了皇家的礼仪、审美等需求,也代表了当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最高成就。



▲紫檀雕花宝座

这件紫檀雕花宝座,是垂帘听政时专门给小皇帝坐的。雕龙8条,椅背上的龙纹很有意思,一大一小,寓意太后垂帘听政,少主在前,长幼之别在龙椅上体现了出来。其次,龙椅两面的扶手,四面所雕龙纹都是回头望的,意在提醒小皇帝说话的时候要“顾后”。

可以说是养心殿垂帘听政这一段历史的最佳见证。

养心殿里的家具和生活用具也很有来头。其器精美,是为凝聚帝王神思,巧匠妙意之宝。

▲紫檀透雕人物云角式绣墩

▲铜镀金跑人水法转花钟

雍正帝对珐琅彩瓷烧造与绘制要求严格,一批宫廷画家如贺金昆、谭荣等,参与绘制珐琅彩瓷器。

▲掐丝珐琅花卉纹火锅

▲掐丝珐琅万寿无疆高足盘

▲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碗

▲乾隆款掐丝珐琅勾莲纹活环瓶

清代盆景盛行,以其绚丽的外表、高昂的身份、独特的工艺、吉祥的意味深受清朝皇帝的喜爱,常被清宫皇帝、皇后、嫔妃用来把玩、欣赏。


▲铜烧蓝嵌料石勾莲双耳海棠式花瓶料月季盆景

▲铜镀金镶嵌料石累丝长方盆玉石石榴盆景

▲铜镀金镶嵌料石累丝长方盆玉石菊花盆景

 养心殿里陈设的摆件也相当讲究,可以说每一件都是匠人的精心之作。

▲红白玛瑙刻诗桃春花插

文房用具工艺精湛,十分考究。

▲乾隆款鸂鶒木管“万邦作孚”翠毫笔

▲乾隆款描金漆管云龙纹鬃毫抓笔

造办处设有“砚作”,募选名工巧匠在内廷专门负责宫廷用砚的制作。形制各异,并配以描金漆盒、玳瑁盒、玉石盒、紫檀木嵌玉盒等,颇具宫廷特色。


▲乾隆 御铭歙石砚—仿汉石渠阁瓦砚

造办处设有墨作,专门负责御用黑墨和朱墨的制作。宫廷用墨除本色黑墨外,还有各色彩墨或在黑墨品上描金彩绘。


▲清乾隆朱砂花卉八棱御制墨御制朱墨为皇帝奏章御批用墨 


▲乾隆款御墨天保九如墨 

皇帝用膳的器具当然也颇为讲究。 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

▲道光款里白釉外黄地粉彩缠枝莲蝠纹碗


▲同治款黄地粉彩朵兰纹盘


▲雍正款画珐琅黄底勾莲双莲盒

▲红漆描金福寿纹攒盒

与我们所看的清宫剧有所不同。清朝宫廷规矩很多,皇帝自我约束,用膳都是一个人,就寝的地方也是在养心殿,后宫嫔妃侍寝后也会住在临时住所,不会在养心殿过夜。”

▲锡一品锅

皇帝吃饭很讲究,虽然也很规律但是时间并不是很精准,除了一些珐琅、瓷器和金器,最重要的就是保温,御膳房想了很多方法,这件“一品锅”就是为了保温,里面放上热水,碟子是用来放调料的。

▲银甲子万年火锅

乾隆笃信藏传佛教,乾隆朝养心殿内的仙楼佛堂位于西暖阁“勤政亲贤”殿的后面,以供奉唐卡为主,供桌上供奉佛像、佛龛、供器等。


▲画珐琅勾莲五供 

故宫养心殿目前正在修缮中,并且要历经几年,据说修缮完毕后,会有更多的部分可以进入参观,我们将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这座宫殿的历史。

*  *  *

   本图文由『匠人精神』编辑整理,

转载授权请联系:

微信号:jiangren13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