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民健身 | 燃烧你的卡路里!解读国家卫健委的一波新操作

 hongy6 2019-07-23

7月1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健康中国行动”之全民健身行动有关情况。

为什么健身?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郎维先生介绍到,我国成年人经常锻炼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数据表明,影响健康的60%以上的因素是行为和生活方式,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全民健身行动提出到2022和2030这两个时间节点,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低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以上。

湖北医药学院吴亚婷和黄越教授,在《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结合”发展的意蕴、实然与应然》一文中介绍到,我国国民体质状况自2000年以来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要加强体育、医学、师范等高等院校对“体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大“体育”与“医疗”结合的宣传力度,要发挥“体医结合”的积极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党组成员、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殷俊海,在《体医融合可以积极干预“六种病”》中介绍到,体医融合的最终效果就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预防疾病。慢病的成因多与长时间静坐,运动量少,吃动不平衡相关。因此,防治慢病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加强体育运动,吃动两平衡。同时体医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健康,是进行健康中国的关键。还可以解决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有效干预和影响心理,治“心”病。

怎么健身?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厉彦虎介绍到,运动在于科学,运动需要适度。我们的软骨里面没有血管,要通过运动把里面的废物挤压出去,椎间盘也是如此。另外,运动对内脏也有好处,我们呼吸的时候,通过隔肌,推动胃肠的蠕动,促进代谢。但过度运动会损伤软骨、韧带、肌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徐建方、郭瑞芃在《运动减肥 瘦亦有道》一文中提出,为了拥有迷人的马甲线,应从“降体脂”“增腹肌”和“合理营养”3个方面同时入手。

“降体脂”:通常每周可以进行4~5次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车、游泳40~60分钟等,结合每次30分钟左右的抗阻练习或高强度间歇训练,根据个人时间合理安排多种方式的组合练习效果更好,且应多选全身参与性的锻炼方式,不宜仅以一种方式锻炼。

“增腹肌”:可以隔天安排一次腹肌针对性练习,锻炼方式可以是卷腹、仰卧起坐、平板支撑、侧桥、背桥、仰卧举腿和两头起等,每次进行其中2~3种锻炼方式。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增腹肌”时需要注意加强背部肌肉的练习,保证身体前后肌肉的均衡发展。

“合理营养”: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油脂类摄入,杜绝油腻、油炸等高热量食品,适量补充鱼、虾、牛肉等优质蛋白质,每日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锻炼过程中多次、少量补水。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网、《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结合”发展的意蕴、实然与应然》、《体医融合可以积极干预“六种病”》、《运动减肥 瘦亦有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