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朝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旧址又在哪里?

 渐华 2019-07-23

夏朝的年代,是夏商周断代史研究的结果。但是,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因为本身就蒙着一层纱,对于中国人来说,至今是一个谜。所以很多历史学者,尤其是国外学者,不予以承认。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到近二十年来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国历代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做出了前仆后继的艰苦努力,在黄河流域也找寻到了二里头遗址之类的疑似夏文化的遗址,但二里头遗址考古情况与文化内涵显然无以支撑夏朝国都所代表的高度文明的华夏文化与历史。

实际上,只有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依据。而现行的考古发现,夏商两朝,和一些已经发现的考古资源对不上号。所以,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工程,就是把已经发现的考古资源揉到夏商,包括周朝之中。

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代表,当代着名考古学家邹恒先生,基本客观地阐述了夏朝文化探索的考古研究现状。然而,考古学考古发现的成就在过去和未来的夏朝文化研究方向上都犯了重大错误,这将给夏朝文化研究带来指导性错误,使夏朝文化研究成为历史学家个人观点的争议,偏离了中国历史学者和考古学家对夏文化研究的初衷:破解夏文化中心---夏朝首都,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中国历史悠久的事实。

通过现代考古学知识,让中国古代历史的重建,中国文化和文明起源的探索,成为中国考古学从一开始到现在的最大学术目标。

孔子和孟子是中华儒家思想的精髓,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孟子思想对前代历史文化的梳理和总结,被称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思想的精髓来自历史人文的总结,成为破解夏朝历史上最原始的历史资料,其历史价值远远超过其他编年史的价值。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环(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是这样一篇包含重要夏文化研究意义的论述。

孟子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夏桀因众叛亲离,而导致夏朝灭亡时,对夏朝国都规模、环境、地理的详细生动描绘。

根据本人对夏文化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位于大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淮河流域涂山北二十公里处的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正是具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等多重特征的大禹至夏桀时期的唯一夏朝国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