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地膜为什么增产,原理是什么?盖地膜起的作用及原理

 要坚持到底 2019-07-23

来源:耕种帮

地膜覆盖种植,即是用透明或黑色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在膜下播种并保护农作物幼苗生长,农作物覆膜栽培已成为世界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盖地膜为什么增产,原理是什么?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盖地膜起的作用及原理

一、提高土壤温度,延长作物生长期

地膜覆盖能使土壤充分吸收太阳的光能,提高地温,保墒防早,疏松土壤、促进土壤养分转化。从太阳发出的光波可以顺利地透过塑料薄膜。但是,地面辐射光波为长波,这种辐射光波不容易穿过薄膜反射到大气中,因而能使太阳能转变成热能保留在土壤中。又因薄膜有保温作用,减缓了夜间土温的下降速度。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温室效应”。实验证明,地膜能使冬春季节膜内0~5厘米地温提高2℃~4℃,并使士温最低值的出现时间向后推移。这种措施在低温冷凉、热量不足的地区起到增温保墒、增产增收的效果。一般说,相当于为农作物延长生长季节20~30天,等于提前了一个节气,早春地温提高3℃~4℃,近地层气温提高4℃~8℃;炎热夏天又可以降低膜内陆温。由于土层温暖,可使作物免受早春低温冷害,这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是极为有利的。

二、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分散失

一般春季风大,气候干旱,经常严重地影响作物生长。虽然灌溉面积扩大,但仍然有大量缺少水源和不能浇灌的山坡地和丘陵地,就是灌溉条件好的地方,也因风大、蒸发量大使大量水分迅速散失,土壤板结,不能及时中耕的土地,由于毛细管作用,土壤中的水分无法保存,土壤很快变干。农田覆盖地膜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还起到蓄水保墒的效果。在地膜的保护下施入土壤的肥料不会因风吹、日晒、雨淋而损失,也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同时可防止土中水分直接蒸发到大气中,在地膜和耕层之间形成“温室”,将土中蒸发的水分凝结在薄膜上,成为冷凝水,滴落在地表并滲入土壤中。在地膜与耕层之间不断进行的这种水分循环,提高了土壤的保水功能,可节约用水30%~90%。降雨或灌水时,地膜区水分经过横向扩散和渗透,浸润地膜下面的土壤,可以防止土壤冲刷和养分流失。

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

农田覆盖地膜后,土壤保持疏松状态,土壤团粒之间充满水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给作物提供了更多的可溶性养分。覆膜栽培还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结构,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经测定,地膜覆盖区硝态氮增加1.2倍,有效磷增加14%,氧化钾增加1.7倍。此外,地膜覆盖区土壤避免了风吹、干裂和雨水冲刷,土壤结构改善,养分流失减少,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四、提高光能利用率,叶绿素含量增加

五色薄膜反射光的能力很强,可使距地面15厘米髙处的阳光增加10.5%,改善近地面气层的光热条件,光照时间延长,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提高5%~40%。据分析,薄膜覆盖青椒,叶绿素含量增加27.5%~43.3%,由于光合效率提高,地膜下作物的干物质明显増加,地膜覆盖的辣椒的干物质比对照株几乎高一倍。所以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苗势生长旺盛。

五、促进根系生长,有利植株生长发育

地膜覆盖区地表土壤呈湿润状态,作物水平根(浅根)显著增多。由于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质疏松,垂直根系也能充分发展。盖膜区植株的根系鲜重、长度、数量明显增加。根群分布广,根粗、根白、根毛多。根系表面积增加,使吸收能力提高,植株生长速度加快,这样就为作物提高产量、提早成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防止土壤返盐,增加作物抗灾能力

地膜覆盖隔断土壤中水分向外散失,从而减少了土壤中盐分在地表的积聚。经测定,对照区每亩蒸发量为1.83立方时,地膜覆盖区为0.196立方,经调查,盖膜的盐碱地土壤盐分下降,作物成活率显著提高,重盐碱地的黄瓜、菜豆死苗率高达90%,而盖膜区蔬菜能保证全苗,植株生长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