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归朝欢》许多愁,问君有酒,何不日丝竹

 江山携手 2019-07-23
在江西上饶境内,有一座灵山,它高千余丈,绵亘百余里。灵山以及它周围齐庵、菖蒲港,都长满了青松绿竹。辛弃疾隐居上饶时,曾在此游玩,他在这满山翠绿中,发现了一株野梅花。这一枝独秀,令辛弃疾非常高兴,可惜,不过几天,风雨来袭,将这株梅花摧败殆尽,辛弃疾愁绪满怀,有感而发,效仿挚友赵彦端词体为赋,写了一首《归朝欢》。
山下千林花太俗,山上一枝看不足。春风正在此花边,菖蒲自蘸清溪绿。与花同草木,问谁风雨飘零速。莫悲歌,夜深岩下,惊动白云宿。
病怯残念频自卜。老爱遗编难细读。苦无妙手画於菟,人间雕刻真成鹄。梦中人似玉,觉来更忆腰如束。许多愁,问君有酒,何不日丝竹?
山下丛林中鲜花盛开,却都太俗气,山上只有一株梅花盛开,它品格高洁,怎么都欣赏不够。梅花开在冬春二季,春风来时,它已经盛开,因此能比百花先报春;菖蒲虽然也是在冬季生长,但只能生长在水中,其青翠只能彰显自己,终究不能和梅花相比。梅花再好,和其他草木一样,终究会因风雨摧残而衰败,只是梅花的衰败来得更快一些。不要因为梅花的悲惨命运而唱起悲歌,这样会惊扰到夜宿在岩石下的白云。
如今我也是老年多病,难以静下心来读赵彦端的遗作,也就难以掌握他遗作的精髓。我效仿他的“介庵体”写词,虽然没有画虎的妙手,刻鹄画鹄,总算学得近似。记忆中的赵彦端还如从前,是一位腰如束素,人似琼玉,瘦削而温润的美男子。可惜他因愁早逝,早知愁绪会压死人,当初就该趁着好年华,每日饮酒欣赏音乐,来过完这一生。
词的上片写的是辛弃疾的惜花之意。梅花一般是“凌寒独自开”,这次的梅花开在长松茂林间,其品格高洁,胜过山下的百花,让诗人“看不足”,怎么看怎么好看。这是通过对比,来衬托山上野梅花的一枝独秀,同时也衬托出诗人重雅轻俗的审美情趣。“春风正在此花边”,言春风是站在梅花这边,因为春风到时,梅花早已盛开,比其他鲜花更先知晓春天的到来;“菖蒲自蘸清溪绿”,菖蒲生在水中,香气怡人,青翠欲滴,但它只能“自蘸”,因此也不能和梅花相比。但即使梅花也千般好,终究也和其他草木一样,抵挡不住狂风暴雨的摧残,甚至比其他草木更早受到风吹雨打,更早迎接来自己悲惨的命运。最后三句是辛弃疾劝慰自己,不要太过悲伤,以免惊扰夜深岩下的白云。
辛弃疾的人生经历过了大风大雨,最后隐居上饶,他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享受着乡村最后的宁静。即使他自己内心有许多不满,内心充满了悲愤,他也不愿意惊扰这一份夜晚的静谧。
下片是辛弃疾在怀念挚友,辛弃疾这首词效仿的是朋友赵彦端(赵介庵)的词体写的。辛弃疾自感自己年岁大了,精读不了赵彦端的作品,掌握不了他作品的精髓。“苦无妙手画於菟,人间雕刻真成鹄”,这两句出自《东观汉记 马援传》:“龙伯高敦厚周慎,谦约节俭,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清浊无所失,吾爱之重之,而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就是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小燕子模仿香妃引蝴蝶,结果却招来蜜蜂,被皇后娘娘嘲笑她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於菟”是虎的别称。辛弃疾说自己模仿“介庵体”,虽然没有画虎那样的妙手,但总还学得近似。其实这也是辛弃疾的自谦,毕竟他的“嫁轩体”比“介庵体”出名得多。“梦中人似玉,觉来更忆腰如束”,这两句是在辛弃疾在追忆赵彦端他的美好容颜,“陌上人如玉”,可见赵彦端是温润如玉的美男子。最后感叹,早知会因愁逝去,就该每日饮好酒、听好音乐,来过这一生。
赵彦端是赵宋宗亲,却能与辛弃疾成为好友,两人在抗金战略上是一致的,而早在之前,辛弃疾就为赵彦端写过祝寿词《水调歌头 千里渥洼种》等词。此时,辛弃疾已经被罢官闲居,而好友也已经逝世,回想当年的点点滴滴,实在是令人唏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