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纪检人 | 陈秋亮:热血青春在红土地上闪光

 杨关桥 2019-07-23

 大学毕业,他毅然投身政法事业。十年来,从书记员成长为员额法官,主审案件超2000件,包括案件调撤率在内的绩效考核数据在县法院名列前茅……

  2017年,他成为了纪检监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翻篇归零再出发,如今他在“新战场”绽放出新光芒,被评为2018年度桐庐县纪检监察系统“最美纪检人”。他就是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陈秋亮

不服输的“拼搏者”

“秋亮身上有一股子拼劲。”这是单位领导和同事给他的评价。在县法院工作近十年,历经多岗位锻炼,作为员额法官的陈秋亮早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刚刚转到纪检监察战线,面对新业务新知识,一向“好强”的他暗自发誓,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迎头赶上。他潜下心来“认真啃读”专业书籍,不明白就“打破砂锅问到底”。经过不懈努力,逐渐成为纪检监察系统的“行家里手”。  

 由于业务能力突出,他常被组织安排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不管再艰巨的任务,他都毫无怨言、从不退缩。两年多来,先后参与了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督查、城管局巡察、中央环保督察组桐庐迎检等重要工作。

 2017年12月,他被抽调至县某重点信访问题处置工作组。面对群情激愤的“老大难”问题,他与工作组同事们顶住压力,勇挑重担,三个月坚持周末无休,接待来访群众三百余人次。在接访过程中,面对部分村民情绪激动的指责甚至拍桌子质疑,陈秋亮没有生气,反而耐心细致地解释疏导,通过与村民代表反复沟通十余次,最终化解他们的对立情绪,啃下了这个难啃的“硬骨头”。目前,当地村情社情稳定,项目平稳推进。

认死理的“执纪者”

在人情和法纪的天平上如何选择,这些问题时刻考验着陈秋亮。不管是在法院还是在纪委监委,凡是有关案件的“说情”、“请托”,在他这里都会吃“闭门羹”。2017年7月,刚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半年左右的陈秋亮,接到了一位许久不见老友的聚餐邀约。本以为是久别重逢,没想到老友“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让他给法院前同事打招呼拖延案件审判。陈秋亮断然拒绝了老友请托,并对其“教育”了一番。老友心中愤愤不平,埋怨他不念旧情。后来,两人十多年的友情“戛然而止”,但是陈秋亮问心无愧,因为他明白,自己对得起纪检监察干部的身份和责任。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两年多来,他处理违纪违法案件10余件,涉及金额400余万元。对每一起案件,陈秋亮都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法规为准绳,依法办事、依规执纪。

 2019年初,在调查某局中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恰巧涉案人是陈秋亮好友的亲戚,面对好友的几番说情,他不为情面所动,义正词严拒绝了好友。最终,涉案人依规依纪受到了处理。他的正气和勤勉也赢得了领导与群众的信任。

舍小家的“奉献者”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在处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上,他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陈秋亮的老家在浙江泰顺,距离桐庐县有6小时的车程。由于工作繁忙,他回老家陪伴父母的时间并不多。

 2019年5月,在办理杭州市有关职能部门移送的几个棘手案子时,恰逢其父亲意外查出脑部癌症晚期。陈秋亮立即向领导请假赶回老家。走进冰冷的病房,看到病床上意识已近模糊,但口中仍不断念着自己名字的老父亲,这个铁汉一时间泪如雨下。由于案件专班工作紧、任务重,他仅仅在医院待了三天,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后来,老父亲因为病情恶化,只能在家保守治疗,由专人陪护。而他的哥哥为了让他安心工作,毅然辞去了工作,独自担负起照顾老父亲的重担。在视频中看着瘦骨嶙峋的老父亲和忙前忙后的哥哥嫂子,陈秋亮深感亏欠家人太多,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他把每月工资收入全部打入哥哥账户。自己的家庭则靠妻子微薄的收入支撑着。

 执着,源于信念;担当,源于忠诚。身为子女,谁不想承欢膝下、尽忠尽孝。但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擦干眼角的泪水,这个党的忠诚卫士又重新投入到没有硝烟的反腐第一线。 

微信ID:清廉桐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