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白那个时代,有点名声和地位的男人与那些卖艺不卖身的美女交游,是很流行又很有面子的事情。李白也不例外,他的诗里有很多美女,她们一般以“妓”的身份出现,但此“妓”与现在的失足女有着几乎本质的区别:正如前文所言,她们主要卖艺,如果偶尔有滚床单的事发生,那必定是艺术的延伸,绝对不是赤裸裸的金钱与肉体之交易。 除了无名无姓的“妓”之外,李白的诗里面也出现了不少名女人,其中名气最大的,自然是与李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杨贵妃。 李白给杨贵妃写的诗,是著名的《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是李白拍马屁的诗,但不是那种主动凑上去的,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李白使出浑身解数,好容易在皇帝那里谋得一个职位,憋着劲想建功立业,可皇帝只让他做个翰林待诏。 有一天,皇帝被杨贵妃伺候的非常高兴,觉得必须再夸赞一下杨贵妃,古人夸人一般就是写诗,但那时的唐玄宗只知道巫山云雨,根本没能力写诗,用以前的诗又觉得不够味,于是急Call李白进宫. 李白一来,也不知道喝没喝酒,反正才思泉涌,提起笔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第一首说杨贵妃像仙女一样好看,第二首说杨贵妃比历史上的那些美女,比如赵飞燕他们,都要看好。第三首说唐玄宗一见到杨贵妃就浑身瘫软,只有一个地方是硬的。 《清平调》里还出现了另外一个名女人赵飞燕,只不过她的出现是为了衬托杨贵妃的美,是个小小的配角,所以…… 第二个是三国的甄宓。 她是曹操的儿媳妇、曹丕的老婆、曹魏明帝曹叡的妈妈。李白在他的诗《感兴其一》有这样的句子“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 这句诗的典故来自《洛神赋》。曹植是李白比较喜欢的一个人,《将进酒》里“昔时陈王宴平乐”的“陈王”就是曹植,据说曹植思念甄宓出现了幻觉,然后像疯了一样写下了《洛神赋》。 甄宓这个人不简单,她是袁绍的儿子袁熙的老婆,因为长得好看,曹丕曹植两兄弟都喜欢她,后来两兄弟“相煎何太急”,搞不好当初为了甄宓争风吃醋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第三个是东汉的阴丽华。 阴丽华是光武帝的皇后,汉明帝刘庄的母亲。李白在他的诗《南都行》中有这样的句子“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李白说阴丽华长得好看,这是必须的,光武帝还是个旁系末枝的皇族的时候,曾垂涎三尺的说过“娶妻当得阴丽华”的话。 南都就是南阳,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都是南阳人,所以李白到南阳的时候,自然而然想起了阴丽华。 在这首《南都行》中,李白还提到了两个南阳人,“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也就是范蠡与百里奚。 第四个是西汉的王昭君。 李白在他的诗《王昭君二首》中有“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和“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的句子。 不知道那些有文化的人如何解读这首诗,在我看来,有一种好白菜让猪拱了的既视感。 王昭君在做宫女的时候,因为不愿意贿赂宫廷画师,所以她的画像并不会很好看,不仅没有做成皇帝的妃子,更是被远嫁匈奴,充当政治和男人的牺牲品。 王昭君嫁到匈奴不久,她的丈夫呼韩邪单于死了,匈奴有一个比汉族“三从四德”还奇葩的规定,“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则取其妻妻之”,所以王昭君又嫁给呼韩邪的儿子复株累单于,复株累去世之后,王昭君又嫁给复株累的弟弟搜谐若鞮单于。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第五个是汉武帝的陈阿娇。 就是金屋藏娇的那个阿娇,她是汉武帝的第一个皇后,可她又不仅仅是个皇后,她是汉文帝的外孙女、汉景帝的外甥女、还是汉武帝的表妹。 这样的身份和地位并没有让阿娇的皇后做到头,而是失宠了。当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长期的尊贵的身份地位养成的性格问题,也有没生儿子的问题,还有“巫蛊”的问题(就是通过巫术让汉武帝再爱她)。 失宠的阿娇一直住在长门宫,跟所有被打入冷宫的嫔妃一样,住在长门宫的阿娇也很惨,司马相如为此写过一首《长门赋》,成为他的代表作。 李白的《妾薄命》写的就是阿娇,“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这首诗从阿娇从被汉武帝金屋藏之,说到两人因阿娇吃错而关系疏远,最后郎情妾意各自东流。这与《长门赋》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独有偶,阿娇的继任者——皇后卫子夫,也是因为“巫蛊之祸”而自杀的。卫子夫不简单,她是卫青的姐姐、霍去病和霍光的姨妈。 第六个是汉武帝时期的卓文君。 《长门赋》是司马相如给阿娇写的,感叹她凄惨的命运。他写给卓文君的是《凤求凰》,为了追求卓文君。 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这对CP中,司马相如算得上一个凤凰男,他家穷的连个手电筒都没有,卓文君家做钢铁生意的,她父亲卓王孙是蜀郡临邛(现在的四川邛崃)的首富,不说别的,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他不是好惹的。 卓王孙疼爱女儿,为了司马相如这个穷女婿出钱出力,卓文君自己也辛辛苦苦抛头露面当垆卖酒。 但司马相如却在长安有了小三,卓文君的心里受到了一万点伤害,她给司马相如写了一首《白头吟》苦劝丈夫,司马相如也没有一条路走到黑,而是回心转意了。 卓文君的《白头吟》中的名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流传千古,被所有人当做爱情和婚姻的永恒誓言。 李白也有一首《白头吟》,当中直接提到了卓文君,“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说的是卓文君的《白头吟》产生的经过。 第七个是春秋时期的西施。 因为范蠡是李白的偶像,而西施是范蠡的女朋友,所以李白的诗里面出现西施的地方比较多,比如《乌栖曲》中是这样说的,“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苏台览古》中这样说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这两首说的是西施在吴王宫里和姑苏台上的事情,《子夜四时歌》说的是西施还是浣纱女的时候,“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还有写西施完成任务之后的,《悲歌行》中的“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这里面虽然没有点西施的名,但是很多人都说范蠡最后是带着西施泛五湖而去的。 这七个美女,组成了李白诗中的“七仙女”。当然李白诗中提到的名女人不止七个这么少,比如《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贤女》中“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的缇萦,她是历史上有名的缇萦救父的主角,因为她甘愿为官奴,不仅救了她父亲,还使汉文帝废除了肉刑——那些挖鼻子、剁手、砍脚的残忍刑罚。再如《玉真仙人词》、《独坐敬亭山》、《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等诗中提到的唐玄宗的亲妹妹玉真公主李持盈等。 最后,我有一个疑问,李白写的名女人有西施、王昭君、杨贵妃,四大美女却不见貂蝉,也许是我没读到,也许是李白那时候,貂蝉还不是一个名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