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果果w65k9gp8te 2019-07-24

曾几何时,'中庸'曾被国人普遍理解为等同于社会上枪打出头鸟,做人要取折中主义,不论对错各打五十大板的和稀泥立场和做法;做事要不好不坏,能交差就行的混日子态度,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宣扬平庸无罪,不思进取,明哲保身,装傻耍滑等市侩哲学来混社会的利己主义精神。倘大家真以为中庸就是这些的话,恐怕孔子要在九泉之下猛敲棺材板了!其实,真正的中庸之道和这些人眼中的<中庸>是背道而驰,相去甚远的。儒家所谓的中庸之道是主张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即坚守一切以符合真理(道德标准),没有对真理半点逾越或不及的行为准则,时刻以道德的标准约束自己。不殆惰,不逾矩。这就是哲学上对'度'的把握,体现在具体行为上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既要坚持尽善尽美,又不矫枉过正的完美主义的理想状态。对待出现的问题要奉行勤以观察,周密思考,正确判断,尽力而为。要有不敷衍,不过激,不等待。不观望,不依靠,依法干,努力干,老实干的实干主义作风。所以,我认为,只有达到了这种理解高度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中庸之道的精髓,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驳斥那些打着国学幌子,来宣扬消极市侩哲学的利己主义者的糟粕文化的干扰噪音。希望条友共同讨论,仅一己只见,敬请斧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