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bjbato)获悉,近日,首都之窗发布《西集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期限2016—2020年,提出为全力构建“生态西集”、“品质西集”、“活力西集”的三大品牌,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先导区”、“首都绿色休闲中心”、“通州东南部宜居宜业生态品质小镇”做好准备。涉及迁村并点、棚改、空间布局等多项内容。 全力推进迁村并点方案实施。到2020年,村庄迁并形成5个一级组团、7个二级组团和15个三级村庄。 一级组团 马坊组团、协各庄组团、大沙务组团、肖家林组团、老庄户组团; 二级组团 沙古堆组团、武辛庄组团、王庄组团、曹刘庄组团、上坡组团、大灰店组团、桥上组团; 三级村庄 吕家洼、供给店、小辛庄、任辛庄、胡庄、小灰店、石上、小沙务、杜店、后寨、何各庄、冯各庄、辛庄、和合站、陈桁。 迁村并点示意图↑ 深入挖掘各村庄组团文化本底、资源特色,进行多主题特色村庄建设,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打造具有西集特色的美丽乡村。 迁村并点 “迁村并点”是指将现有的规模小、用地大、基础设施落后的自然村居民迁入择点而建的中心村或集镇,并将原居住宅地还耕。 中心村作为非城市化地区的基本居住点,是指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承担一定地域范围内农村人口的居住及生活服务功能的农民居住地。 再来看一下示意图,这张图信息量很大。图中空心绿圈为“待迁农村居民点”。红色方框内或棚改,其余空心绿圈的村庄或将并入红点、灰点和实心绿点所示的地方。 “十三五”时期通过市场化运作与政府筹措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资金瓶颈,坚持以人为本、先易后难、分片推进、重点先行的原则,所有单位通力合作,举全镇之力推进镇中心区和综合配套区范围内棚户区土地整理工作,充分考虑居民需求,妥善安置棚户区内居民,完善商业、教育、医疗、消防、治安等配套设施,实现改造区域土地集约利用,与周边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快推进开发区内住宅和产业用地土地整理,为城镇建设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再来搬出这张图,大家看一下,图中红框内黄色分别是中心区和配套区。 据悉,西集村棚改区列入去年市级棚改计划,占地78.2公顷。西集村棚改项目涉及西集、胡庄和车屯3个村拆迁安置,拆迁涉及宅基地约1000宗、国有企业4家、集体企业19家,总占地范围约77公顷。
规划形成“一轴连四核、两翼带五区、绿道贯两河”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一轴——产城联动发展轴。沿京哈高速公路两侧、通香公路沿线,形成西集产业发展走廊,促进一三产、二三产融合发展。 两翼——运河养生文化、潮白河养老度假。依托京杭大运河、潮白河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养生、养老等现代休闲娱乐产业,同时结合西集镇现有农业资源优势,达到一三产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四核——镇服务区、产业创新园区、生产配套区、旅游休闲区。在产业发展走廊上布局西集镇区和西集工业区共同构成的城镇中心,重点形成以二、三产为主的多核心。 五片区——樱桃采摘文化片区、运河文化休闲片区、湿地景观游憩片区、潮白农事体验片区、生态垂钓度假片区。考虑各村庄组团资源优势,并结合现状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以观光、体验、游憩、休闲为主导的五大片区,将西集打造为集生态、生产、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小城镇。 绿道与湿地公园——辐射西集镇与漷县镇的生态走廊与湿地公园。 此外,规划在全力实现镇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均有详细表述。 近期,西集镇在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等方面在大力推进。 57村名单 郎东、前东仪、史东仪、侯东仪、黄东仪、儒林、沙古堆、陈桁、王庄、肖家林、大灰店、吕家湾、何各庄、南小庄、大沙务、武辛庄、杜店、岳上、林屯、赵庄、辛集、前寨府、东辛庄、后寨府、曹刘各庄、和合站、供给店、望君疃、杜柳棵、任辛庄、小辛庄、冯各庄、太平庄、小屯、耿楼、金各庄、西集、胡庄、车屯、石上、王上、于辛庄、侯各庄、尹家河、小灰店、小沙务、牛牧屯、桥上、杨家洼、安辛庄、协各庄、郎西、马坊、张各庄、老庄户、金坨、上坡 红色为第一批 作为通州区唯一一个创森城镇,未来,西集镇还将建设集中连片的大尺度森林景观、互联互通的绿色生态廊道和大规模的休闲公园。 ![]() 牛牧屯村北口潮白河绿化带公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