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塔园,素馨临水照塔影(上)

 阿榧榧香 2021-08-20

★旅游地点:常熟方塔园

方塔园位于常熟古城区,是唐宋风格古典园林,本身就是在宋代古迹旧址上新建的,因园内的方塔而得名。兴福寺塔、南宋古井、古银杏并称“方塔园三宝”,其中兴福寺塔,更可以成为常熟古城区的一张名片。

“方塔园”的园名,据说是翁同龢所书,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至少不会是藉藉无名人氏的手笔就是了。

进门,就是著名的崇教兴福寺塔,我们进的是南入口。其实不管从哪一个门进来,都会第一眼就看到这座古城最标志性的建筑。

因为以前曾经登过塔,所以这次我们就没有选择再次登塔,而是沿着塔往右侧游览(因为上次我是从左侧开始游览的,当然要选择一条不同的路线)。

过怡然亭,连着的是长廊,转出来就是聚秀轩,阔三间。

一旁的蜡梅花开得正好,这种香气扑鼻的花朵,与古典园林配合,才会更显出其美来。

文渊亭是二层四角亭,但不可攀爬,亭中有巨钟,上刻“世纪元钟”四个大字。说到这座亭子,还有个典故。

南宋建炎四年,高僧文用认为常熟城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在风水学上被称为主位低客位高,自然是不合宜的。而破这个风水格局的办法,就是在城东南建一浮屠抬高主位。当时的县令采纳了这个建议,由文用主持建塔。可是塔未成,文用就去世了,工程因此被搁置。直到140年后,才有僧人法渊发动续建,方塔乃成。后人为了纪念文用和法渊两位高僧,就将此亭使名为文渊亭。

如果不看介绍的话,我会以为文渊亭与其他地方的文渊阁一样,作为藏书楼之类的用途。当然,既建之为亭,四面透风,自然是不能藏书的。

识春轩里老人很多,坐着聊天说地,气氛很好。轩外一枝粉梅横斜,疏影暗香,就把这冬暮春初的气氛给衬托了出来。

轩外是一个小小的儿童乐园,不过雪后未霁,并没有孩子们在那里游玩。只有几树蜡梅开着黄澄澄的花,飘着泼辣辣的香,陪伴着游玩的器具们。

经过一段长廊,就是东入口了。其实我们就是从这里过来的,只是过其门而不入。门外,有一座牌坊,很高大气派。

东入口应该是方塔园的主入口,因为游客中心就位于这里。门口,是一块照壁,“欢度春节”的字样和悬挂着的红灯笼,都带着节日的喜庆。

从东门往北行,是一组园林建筑,围绕着中心的廉池,池畔的迎春花已经半开,黄澄澄的小花朵,把冬日的小园林,也显出了几分春意。

沿着湖往北,是虹隐居,不过大门紧紧地闭合着,不知道里面的陈设。继续北行,是廉廊,挂着自古以来廉吏的画像和介绍。

蠡勺清心是廉廊中间的一座亭子,从这里隔湖看方塔,秀丽的方塔伫立一排屋宇后面,挺拔秀丽。

而小桥流水的格局,又是江南园林典型的布置。当然,太湖石也是少不了的,这种色白细腻的石,与廉吏的主题很相合。

廉吏馆陈列的是廉吏们的事迹图文介绍,还有他们的书画作品。作为廉吏,首先得是一名合格的吏,书画文学自然都不在画下。

古银杏位于公园的东北,廉碑之西。这株古银杏高20米,主干胸径有2米多,是宋代遗下的“方塔园三宝”之一。其年龄已经有800多年,虽然冬天叶子落尽,可是看着它高大的树干,就可以想像夏天的时候,华盖亭亭的盛况了。

当然,如果夏天过来的话,这里还有两株绣球,看起来也栽种了不少年头,到了花季,这花就像是开疯了似的。

三宝的最后一宝是南宋古井,也称方塔井,开凿于南宋建炎四年,井深5.7米,上面是整块巨型青石雕成的作角形井栏,古朴敦厚,端庄凝重。井壁部分用砖与塔基的砖材质相同,因此被认为这口井与塔的建筑年代是相同的,应该是当时的寺僧开凿出来的。

井北是问泉堂,算得上这组园林建筑中比较宽大的,本来就是因井而得名的。

不过现在仅作为茶座使用,除了常熟名茶白茶比较贵以后,其他的茶水价格都很亲民。

崇兰草堂是常熟籍著名画家陆抑非先生的斋号,明代建筑,扁作拾梁式造梁上有苏式锦彩画。原来是忠胜巷俞姓的住宅,后来迁建,现在是陆抑非书画艺术作品的展示区。

草堂前的院子里,两株蜡梅开到正好,疏枝横斜。前面有假山水池,可能是因为今天天色不太好,塔影潭并照不到方塔的影子。到这里来的游客也很少,显得十分幽静。

在翰墨亭以西,长长的碑亭把一些景点串连起来。

明代翁仲原来是明代正统问左副都御使吴讷的墓道石刻,用整块石灰岩雕成,人物穿着朝服,双手执笏,刻工精湛,衣服的线条都历历在目。可是这件作品的头部已经遗失,未免美中不足。

定盘坊是用整块花岗石刻成的,通长308厘米,宽41厘米,一侧浮雕四个并列的圆形开光,内镌隶书“姓名声越”。根据这件器物的形制,应属清代中期所制。

正中被郑而重之装在玻璃里的“南朝石龙”,是南朝大慈寺的遗物,起镇潮水的作用,这是常熟市现存最早的石刻。

石羊用整块石灰岩雕成,这是古代何市集镇创建人明嘉靖年间的湖广布政司都事的墓道石刻陈设。

二郎斗蛟的石刻也是用整块石灰石刻成,纵80余厘米,横70余厘米,两块图案呈左右对称,左面一通浮雕是老者脚踩祥云,肩扛长矛。右面则浮雕一个年轻仙者脚采祥云,手持大刀降服老者。这两件石刻原来在常熟水北门大街二郎庙内,是明代正德年间邑人王金等镌刻。

除了这几件石刻,还有一些石刻散放在庭院或室外。

宋代石刻柱础是石灰岩质地,边长102厘米,通高55厘米,下方上圆,凸字形状。边缘浮雕花纹,内侧周刻楷书铭文共计76字。此柱础刻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是目前全国发现铭文题记最多的宋代石刻柱础之一。

素馨临水花间语,蠡勺清心洗陌尘。

醉尉池边观碧秀,问泉堂下始知春。

——七绝

自驾游:常熟方塔园

2月暮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