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 州 的 桥

 安文书屋 2019-07-24


安升先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过河首先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从远古时代的独木桥,竹板桥到后来的砖拱桥、石拱桥,再后来慈禧太后令工人在颐和园修建了观赏娱乐用的九龙桥。现代有了跨江过海的钢筋混凝土斜拉桥。水自桥下流,人和车在桥上行走。因水设桥比乘船过河方便快捷安全了许多。然而随着社会交通的发展,,使桥的涵义得到延伸。也使交通变得更加通畅,行路更便捷。

被誉为中国母亲河的黄河,从丝绸之路上的古老城市兰州通过,给兰州增添了无限魅力和灵性。十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兰州时,第一个想看的就是被誉为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晚饭后,我们开会的几个同伴一块来到滚滚不息的黄河岸边,只见滔滔东流的黄河水上,雄伟壮观的中山桥横跨南北,桥面人行道是铁的,两边用角铁和铆钉连接成的各五组拱型大梁把承重的桥面提起,犹如五组美丽的彩虹,小车穿梭其中,如织的游人观赏黄河,仰望巍巍耸立的白塔山。“不到黄河心不死,”我终于看到了渴望已久的黄河和中山桥,激动之心情难以言表,一下子拍了许多照片。

中山桥是光绪33年(即1907)清政府花30万余两白银请外国人帮助修建的,因为它是黄河上第一座永久性的桥而被称为黄河第一桥,1942年改名为中山桥。抗日战争时,日寇曾派飞机想将这座大桥炸毁,却误将靖远的黄河便桥当成中山桥炸掉,使这座黄河第一桥幸存下来。1949826日兰州解放时,中山桥面木板已被毁坏得面目全非。1954年国家拨款对中山桥进行了加固,两边那五组宏伟的钢拱就是这个时期加的。使经历半世纪沧桑的古老大桥恢复了青春,承重能力大大加强。为建设中的兰州城市交通提供了极大便利。

1999年夏季第一次到兰州见到中山桥起,直到2008年夏的10年间,我每年都要来兰州工作两三个月。从看到申奥成功的礼炮在黄河岸边彻夜鸣放,到奥运圣火在40里黄河风情线上传递,从每年的兰洽会到黄河亲水平台上的七月放歌,我经历了兰州10年间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单就桥的建设就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的建桥历史悠久,但建桥技术发展却很慢。不用说百年前的黄河第一桥是外国人帮助修建的,就是我们陕西咸阳渭河上的第一座公路大桥也是1955年苏联专家帮助修建。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在长江上建起上通汽车下行火车的双层武汉长江大桥时,使中国人引以自豪,为之骄傲。接着长江南京大桥、高速公路桥等一个个大桥相继建成,当惊世界殊,天堑变通途。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第一次到广州看到火车站外纵横交错的三层公路立交时是多么的新奇和震惊。

由于手头缺乏资料,我不知道解放后黄河兰州段的第二座公路大桥是何年修建的,但我敢肯定现在黄河兰州段的6座公路大桥绝大多数甚至全部是改革开放30年间修建的,当年的黄河第一桥,仅有8.36米宽,而今的七里河、西固等斜拉大桥是它的2倍多,承重量更是数倍于当年的第一桥。不仅是黄河上的桥增加了许多,就是交通要道上的西津路上这些年还建起了解放门、七里河等处纵横交错的公路立交桥。往来车辆不受交叉路口红绿灯的限制,不怕行人和自行车的隔阻。西北重要城市也有了同沿海发达城市广州一样宏伟壮观的两三层交叉的城市立交桥,汽车可以在三层楼以上的高度行驶了。从解放门到西站,不足10公里的西津路上就有10座人行大桥。夜晚,立交桥上黄河桥上闪烁的霓虹灯把美丽的各式各样的桥装点得似水中宫殿人间仙境。给人以无限美妙的遐想和享受。兰州10年的建桥规模超过以往1000年的总和。

兰州的桥,带给人的不仅是交通的便利,更是现代城市的象征,是美的享受,是巧手给出的创新蓝图。

开放的兰州,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将以更新的面貌展示出更加美丽的妩媚和英姿!

2008年7月10日于兰州友谊宾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