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网红口香糖:忧愁的丁香“姑娘”

 食鉴本草 2019-07-24

提起丁香,大家想到的是戴望舒的“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还是毛文锡的“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呢?

丁香从古至今,都不断的出现在文人骚客的墨宝中,也一直出现在我们的饮食和药用里,也是我国《药食同源原料目录》中收录的药食同源品种之一。

丁香这么常用,那你认识丁香吗?

丁香常见的为三种,观赏丁香,鸡舌香,药用丁香,然而观赏丁香,鸡舌香,药用丁香三者的关系更是让吃瓜群众看得懵懵懂懂。

一、观赏丁香

观赏丁香,顾名思意,也就是我们平时在大马路上看到的,用于观赏的丁香花。

观赏丁香为丁香属(学名:Syringa Linn.),是多种植物的混称,该属植物约有19种,一般为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大部分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北方多常见种类有紫丁香、暴马丁香、北京丁香等。

观赏丁香

观赏丁香是观赏用的植物花卉,从科属上就与我们现在食用药用丁香有本质的区别。但丁香属植物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紫丁香入药称为丁香叶,暴马丁香树皮入药称为暴马子皮。

二、药用丁香

“丁香”之名正式出现在北魏时期。 《开宝本草》写有:“丁香,二月、八月采。按广州送丁香图,树高丈余,叶似栎叶,花圆细,黄色,凌冬不雕。医家所用惟用根。子如钉子,长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为母丁香 ,可入心腹之药尔。”

其中所说的母丁香,就是我所说的鸡舌香,丁香本就是两性花,人们将它分为公丁香和母丁香,但是这既不是学术概念,也没有性别之分的意思,而是在香料干货市场上根据外形特征,而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现药用均为“丁”状丁香,即俗称的“公丁香”。

药用丁香(公丁香)

鸡舌香(母丁香)

丁香其实是舶来品,不是本土植物,大约在汉代才传入中国。

《诸蕃志》卷下载有:“丁香出大食、阇婆诸国,其状似丁字,因以名之。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其大者谓之丁香母。丁香母即鸡舌香也。或曰鸡舌香,千年枣实也。”

总结一下:观赏丁香是观赏用的植物花卉;药用丁香则是没有开花的丁香干燥花蕾,也叫公丁香;鸡舌香是丁香的成熟果实,也叫母丁香。

那丁香有什么功效呢?

一、药用丁香(公丁香)药性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

1、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

丁香作为一味温中祛寒药,暖脾胃而行气滞,有较好的止呕作用。在临床运用时,丁香在温中的同时,兼有有明显的降胃气作用,常用于治疗胃寒而胃气上逆的恶心,呕吐,呃逆或嗳气。常与柿蒂、人参、生姜同用,治疗虚寒呕逆。

2、心腹冷痛

因为丁香新散温通,所以也有止痛的作用,可用于中焦有寒,而且以疼痛为主的一些症状。常与干姜、高良姜、延胡索等同用治疗胃寒腕腹冷痛。

3、肾虚阳萎,宫冷

本品性味辛温,入肾经。所有兼有一点温肾壮阳的作用,但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作为壮阳药的辅助药使用。可与附子、肉桂、淫羊藿等同用。

4、醒神开窍。

本品辛香,性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芳香开窍,化湿辟秽。《本草再新》谓其:“开九窍,舒郁气。”故有醒神开窍之功。可用于湿浊之邪,阻蔽清窍,扰乱神明引起神志错乱,痰声漉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沉滑等症。

丁香适宜人群:

丁香适宜寒性胃痛、反胃呃逆、呕吐者食用,适宜口臭者食用,适宜腹部冷痛、脾虚泄泻、慢性消化不良、肾虚者食用,每次5~10克;宜作为调味品食用,可以芳香开胃,增进食欲。

丁香不适宜人群:

胃热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干者不宜食用;也不宜与中药郁金同食;热性病及阴虚内热者忌食。此外,女性月经期间忌食。

二、鸡舌香(母丁香)

鸡舌香与现药用丁香的功能主治药效基本近似,《本草新编》写有: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直中阴经之病,最宜用之,但不可用之于传经之伤寒也

但现均以药用丁香(公丁香)入药,鸡舌香(母丁香)作为香料使用。

东汉学者应劭所著《汉官仪》也记载:“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

相传,自东汉起,皇帝身边负责文书奏章的尚书郎,因为直接面对皇帝,奏事的时候就必须要口含鸡舌香,以免口气熏到了皇帝的万乘之躯。

自汉朝后,鸡舌香就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为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居家必备良品。相传,连曹操都企图用五斤鸡舌香拉拢诸葛亮,以升华革命友谊。

鸡舌香就是古代的“绿箭”啊!

所以各位小伙,鸡舌香嚼起来,口气更清新,姑娘更近你。

才疏学浅,有不足和错误之处,忘各位同仁指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