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前半生也是个追星族-跟着诗歌看世界00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江山携手 2019-07-24


跟  着  诗  歌  看  世  界!

学百科知识

让诗歌学的更轻松!

1 李白也是追星族

这几年一个名字在大江南北是耳熟能详,包子姐姐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一个人“TFBOYS”,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偶像男子团体。

据说,现在的小学生都特别追捧他们,学校外面的报刊亭倒是赚了一笔大的,只要进货TFBOYS相关的产品总是很快能销售一空。

少年时代,我们都有那么一两个追的“星”,有的人的偶像是科学家,有些人是音乐大师,还有些人是影视明星。

那么回到那么远那么远的唐朝,我们肯定想问问,像李白这样一个神一般存在的BOSS,他会有偶像吗?

如果有,那会是谁呢?

李白还真有,他的偶像还不止一位。

他在政治诉求上的偶像是司马相如

对了,就是那个和著名女才卓文君有过一段感情的司马相如。

李白五岁时,父亲教他诵读司马相如辞赋,为他树立了崇拜的偶像。

“经商可致富,但诗文比经商更有意义,能留下永恒的精神财富。我希望你将来能像司马相如一样,成为文化名人。那比像你爹这样只是做个商人要活得值。”

只可惜司马相如仕途上的失意,李白也重演了一回。

都曾是才高八斗,都曾侍立帝王侧,都曾被驱逐。

他在人生追求上的偶像是鲁仲连。

鲁仲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他胸藏甲兵,腹有奇谋,却不想做官,他性情孤僻,行为近于狷介,善于谋划,常周游各国。他舌灿莲花,是战国一代辩士,联合燕、齐、楚等国共同抗秦,最后归隐东海。

而在诗学上,李白的偶像还是不少的,谢灵运、孟浩然、屈原、宋玉,司马相如等等,都曾是李白的偶像。

但李白言及他们的时候,多是赞叹其语言的魅力,即使他相当崇敬的山水诗人谢灵运,李白也不过是称赞其诗文,或触景伤情而已,但对有一位诗人,李白是心生真情的。

他就是南齐诗人谢朓。

李白有诗云“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说的就是谢朓。

李白还有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这是因为谢朓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诗。

在现金的安徽宣城,就有一座文化名楼--谢朓楼。

它不仅是宣城的地方标志,而且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一处标志。

唐代李白曾多次来宣城,登此楼凭吊,赋诗抒怀。李白特别推崇谢朓清新秀逸的文风,将谢朓引为千古知己。清人王渔洋曾说,李白一生只佩服谢朓。

这里面除了谢朓的文学功底确实了得之外,或许他们之间的经历也是让李白能够感同身受的地方。

谢朓也是少年才子,却一生仕途坎坷,最后屈死狱中。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的著名诗篇,也是对谢脁楼的绝佳见证。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

李白最后长眠的安徽宣城北的青山,也是谢朓的筑室之处。

我们和以往一样,先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词。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简析】:

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这首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朓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译文】

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

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

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我好比谢朓,诗歌亦清发隽秀。

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

抽刀吹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词句注释】

(1)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2)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3)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4)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5)览:通“揽”,摘取。

(6)明朝(zhāo):明天。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诗人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2 李白的山水诗受谁影响呢?

李白的山水诗深受谢灵运的影响,谢灵运是谁呢?

我之前说到谢朓,谢灵运也姓谢,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还真有关系,他们竟然是亲戚!

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嫡孙,谢安的侄子,而谢眺是谢安的哥哥的后人,从血缘上来看,谢灵运算是谢眺的族叔。两人在后世被称为大小谢。

谢灵运和曹植之间也有这一个小故事。当时的曹植才华横溢,天下闻名,而谢灵运曾经评价过曹植,他说:“天下才气共有十斗,曹植独占其八,我分一斗,天下人共用一斗。”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划,

因此,谢灵运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他也被称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

3  李白一生共写了多少首诗歌

目前李白现存于世的诗歌大概一千余首。作为一个自幼爱写诗的诗仙来说,为什么只有这么少的诗作流传于世呢?

这要看看古代人是如何保存文献的。

古代人可不像我们现代那么发达,有电脑可以存储资料。即使是书籍也不是随便可以看到的。因此一些文章、诗作的保存就是一个大问题。

古代文献的保存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的传播,这一切直到竹简的出现才得改变。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这在传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

在纸张发明之前,帛书也是和竹简一样共存的一种保存方式。

纸张发明之后,人们就开始利用纸张进行手抄,或者拓印,但是这样的保存方式也不能保证的完好无损,且很容易损坏。

一旦发生虫蛀、雨水浸湿,大火或者战争等,大部分的诗作和文章往往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化成了灰,乃至到了今天都已经成为绝唱,无人再读过。

但根据专家们的猜测,李白有生之年至少作诗达到八九千首之多。但现如今留下来的不过一千首左右。

据说李白的《大鹏赋》与《洪猷文》特别伟大,但是到了今日,我们只能看到《大鹏赋》,而《洪猷文》却不知所踪。

4  谢朓楼-江南四大古楼之一

我们之前说过,这首古诗里鼎鼎大名的谢朓楼,是唐代为纪念南北朝时期的宣城太守谢朓而修建。

谢朓楼,位于我国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谢脁在文学史上有“继汉开唐之功”。谢脁的融情入景山水诗风,直接影响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诗人。谢眺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特殊的贡献与地位。

除了这首诗歌外,李白还在《秋登宣城谢脁北楼》里也提到了谢公与谢朓楼。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想一想,初秋里,秋风习习,李白登上了谢朓楼,望着远处的景色,想到自己的遭遇和谢公一般,很是感怀。于是,胸中涌起一股热浪,挥笔就写下了这首怀旧诗。

后来,李白多次登楼,以怀念谢公。

李白登楼尊敬谢公我毫不怀疑,但我时常在想,李白更多的是感概自己的怀才不遇,仕途不顺吧。

唐代白居易曾随长兄白幼文寓居宣城并作有《窗中列远岫》一诗,抒发登此楼的观感。该诗被当时的宣歙观察使所知,大为赞赏,并举荐其赴京应试,得中为第四名进士,从而步入仕途。

如今的谢朓楼重建于清代,位于闹市区,与市博物馆为邻。连接敬亭山、鳄鱼湖的5路公交由此路过。免费开放。1937年抗战被毁,后重建。

谢朓楼被称为江南四大名楼。而其他的三个楼分别是湖南岳阳楼、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

而安徽宣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东连天目,南倚黄山,西靠九华,域内襟山带水,风景绝佳。

敬亭.柏视、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

青戈江、水阳江两水相依。

小朋友,以后有时间去宣城,不妨去看看这四大名楼之一的谢朓楼。

“寻李白足迹,怀谢公文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