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眺的山水诗

 杏坛归客 2019-08-03
                   

诗人谢眺的命运沉浮

谢眺(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

说起谢眺,估计大多数人都是先从李白的诗中得知这个名字的。豪迈超群却兼有顽童习性的青莲居士谪仙人从来都目无往古,却独独对这个去他两百余年的诗人前辈倾慕不已,以至于打出“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的响亮广告词。只是不知道,对于深陷王朝内部倾轧而最终因之身死的政治人物谢眺的人生际遇和结局,一辈子通过干谒或隐居的曲线方式渴求进入这个“内部”的李白对此曾作何感想?

从《南齐书》中其本传上,我们可以得知他一生沉浮的命运。他的物理生命以非正常的方式作结,以至于与其同时代的沈约出于友朋和文人间惺惺相惜的意思,写了首《伤谢眺》。“吏部信才杰,文锋振奇响”,这是出于诚意的推重,而接下来,“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尺璧尔何冤,一旦同丘壤”,则流露出物伤其类的悲哀。事实上,作为南齐王朝尚书吏部郎的谢眺在后世文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远没有作为宣城太守的谢眺崇高。更多人记得他的那些清词丽句,还有“小谢”的名头。大抵作为政治人物的谢眺也是身不由己,这当追溯回如沈约说的“人事”。值得一提的是,个中还有不少具有黑色幽默的细节。

谢眺的“谢”,是东晋砥柱人物谢安、谢玄的“谢”。这种家族里的子孙,估计生来就沾上了那些有关“社稷”这么一个虚词的是非和恩怨。更何况,谢眺还是前朝长城公主(宋文帝刘义隆第五女)的儿子,再追溯起来,他的祖母还是《后汉书》作者范晔的姐姐。不过历经王朝更替,这样的家族的衰微是可见的,然而年少即“有美名”的谢眺之入仕,还算容易。仔细说来,这还跟撰写他一生行状的《南齐书》作者萧子显有些许曲折的关系:谢眺十九岁便任时任南齐太尉的豫章王萧嶷的太尉行参军,而萧嶷则是萧子显的父亲,甚至因为这层关系,萧嶷被破格立了专传,并被极度称扬,这是另话了。谢眺于仕途的显达,则当始于明帝萧鸾时期。萧鸾陆续将两个侄孙昭业、昭文赶下了台,自立为帝。不知缘何,这位枭雄对谢眺却颇为倚重。但是谢眺也许并不快乐,因为皇室内部的争斗,他失去了王融和竟陵王萧子良这些朋友,鸡笼山雅会的盛况和“竟陵八友”的情谊和声名,都随着去了。此时出任宣城太守,与其说是理事,不如说是散心吧。 在宣城,谢眺曾寄了一首诗给沈约,即《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写得清淡雅恬,江南风物时入字里行间,颇得风致。至于诗中说的“高阁常昼掩,荒阶少诤辞”呢,则颇有避世的意思在,而“弦歌终莫取,抚机令自嗤”呢,则让人联想,莫取的到底是什么,又为何自嗤?此时的谢眺,心神终归是不安定的啊。 从宣城任上回来,谢眺才算真正卷入了漩涡。他的命运,从此被两次“举报”所左右,如风中之飘蓬了。病重的明帝开始猜忌功高权重的部下,于是这位部下深感威胁,准备“举事”,并派他的儿子去联系谢眺“共图大计”: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是谢眺的岳丈王敬则。怯懦的文人们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总是举止失当,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他告发了他的老丈人并因此促成其兵败身死。这第一次的“举报”让他更为显达,因为这,他被擢升为尚书吏部郎,更因此闹出了因他的“上表三让”引发的风波和争议。虽然说这种“举报”可能出于自保,甚至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猜忌和互相倾轧本身更无正义性可言,然而他的内心,多少有些内疚吧? 及至萧鸾病死,萧宝卷即位,老皇帝的表弟江祏等人议谋废立,并试图拉拢谢眺。谢眺这个时候同样采取了之前的应对方式,只是,威权极重的老皇帝已经不在了,他只好将此事告知了一个叫左兴盛的将领。这第二次的“举报”,同样是他在面临“站队”时作出的选择,不过这次他运气太差了,左兴盛并没有敢采取什么行动,且谢眺的告密行为被江祏等人得知,从此埋下了祸患的种子。江祏和他打算拥戴的主子萧遥光等人上书联名构陷他,主要说法是“资性险薄”啊,“谿壑无厌”啊,“处处奸说”啊之类,总之这种边际模糊的罪名套在哪个文人身上估计都能勉强用上。结果是,谢眺在他的三十六岁上背着“纤孽”的标签下狱被诛。 后世史家对谢眺于两次“举报”上各有抑扬,但不管是讥评也好,为之叫屈也好,谢眺的生命就此终结。后来人大多记得他那些清词丽句以及高蹈的才名,间或为他的一生形迹和最后结局发几句哀叹,当然更有不少文人后来一直重复受着如他一般的抽身不得、进取不得之苦楚的折磨。然而,话说回来,退又如何、隐又如何?布衣蔬食,陋巷田园,晨昏朝暮的平淡和安静,对于不少人来说也是一种软性的折磨。卷进去了,生死由他,只是灵魂里的磨痕会随着文字隐现出来;退出来了,享受了期待的恬淡了,可是文人们内心那份狂躁、不甘心和不安分又卷土重来了。这种奇怪的物种很多时候是无可理喻也不需要理喻的。 最后补充一个关于谢眺的小八卦。当然,不是我原创的,对它的最初记载见之于《南齐书》。谢眺将岳丈告进了黄泉后,他的妻子不高兴了,仇恨了,常身怀利刃欲谋杀亲夫替父报仇,害得小谢惹不起躲得起。只是这事不知道为什么让他的一个同事知道了,这姓沈的老兄也当真活学活用,对他说,“但恨今日刑于寡妻”。“刑于寡妻”本出诗经,“刑”通“型”字,作“榜样、表率”的意思,本指文王在妻子面前能起榜样作用,经这位沈兄剥去原意,让“刑”恢复了其作为“刑杀”的意义,这当真是相当具有讽刺意味的了。

太白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南北朝诗人谢眺的诗歌一向如出水芙蓉、天然雕饰,以清新雅致见长,对有唐一代的诗风产生莫大影响,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秀气成采,江郎五色笔尚不能逮;唐人往往效之,不独太白也”,足见小谢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诗坛上的俊杰风采,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俱怀逸兴”且极具清雅风格的诗人却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深陷于险恶的政治斗争,除在宣城任郡守的一小段时间之外,南朝齐的每次波诡云橘的政治斗争都无情的将诗人牵连进去,终至被下狱而死。

综观谢眺不幸的生活历程,其父便因政治斗争差点丢掉性命,谢眺虽才思敏捷,却实非争权夺势的行家,其所固有的士大夫阶层心理可说是谢眺悲剧人生的根源所在。谢眺初为感齐明帝知遇之恩,为萧鸾歌功颂德,用其生花秒笔写出言辞恳切的《劝进表》,为萧鸾的谋朝篡位制造舆论,把一场残酷的宫廷政变描述成顺应民意。谢眺忠于明帝,终生不变,其岳父王敬则起兵造反,明帝幸得谢眺事先告知,方能平定叛乱,明帝传位于其子东昏侯,大将军萧遥光阴谋夺取帝位,便拉拢谢眺入伙,谢眺不从,遂被萧遥光送进廷尉大狱,然后联名具奏,昏聩的东昏侯竟相信谗言,下旨杀害了这位才华横溢、忠心耿耿的诗人,时年谢眺仅仅三十六岁。

可怜这一代文豪,便如此陨落了,谢眺的思想始终是矛盾的,有些东西已经无法考证,但是谢眺在目睹血腥的宫廷争斗后应该是厌恶政治的,他总在幻想徜徉于山水之间,在宣称的两年闲适为官体现谢眺的这种思想淋漓尽致,谢眺此时的心境应该是最好的。然而谢眺内心却不甘寂寞,始终为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而郁郁。谢眺的所作所为亦自相矛盾,先为齐明帝的夺位而掩饰,后为维护昏庸的皇帝而送命,其间因王敬则一事夫妻反目,幸福家庭随之分崩离析,其妻甚至必欲手刃谢眺而后快,谢眺良心深受谴责,至死自责“天道其不可昧乎!我虽不杀王公,王公却因我而死”,然却并未后悔自己的举动。

谢眺的遭遇和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个代表,古代文人皆以天下为己任,学而优则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且为自己理想甘愿奋斗、牺牲,心中饱含对国家、对人民的忧思,至宋人范仲淹更是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境界。可是一旦遭遇挫折,便知难而退,孔夫子因理想不得施展曾想泛舟海外,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却退居田园,幻想起桃花源,李白、苏轼皆有失意退隐的想法,固然是当时社会根源所致,可与文人本身的脆弱不能说没有关系。且古代文人皆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谢眺的几次政治斗争都与谢眺忠于明帝有关,最初帮助明帝反叛,最终反对别人反叛,这个圈子颇有些讽刺意味,可见为了知遇之恩,是非便可不顾,甚至逆转潮流,这样的心理在中国古代的士人中皆普遍存在,荆钶为报太子丹而刺秦、诸葛亮因三顾茅庐而七伐强魏、太白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个中例子数不胜数。古代文人有可爱之处,却也有可悲之处。

谢眺青年时代即以文学知名,曾参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的文学活动,是“竟陵八友”之一。在“八友”中,属他的成就最高。谢眺在西邸创作的诗歌,题材比较狭窄,除了游宴应酬之外,就是咏物,如《咏风》《咏竹》等。这类咏物诗虽略有寄托,但主要是求其形似。还有不少是模拟汉魏晋宋的乐府民歌。这部分作品虽然不曾反映重大的社会内容,但表现闺情,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自从随府赴荆州以后,他的诗歌创作有了新的开拓,特别是经历了政治风波,出任宣城太守以后他的诗歌无论内容或者形式,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表现山川之美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还创作了诸如《赛敬亭山庙喜雨》、《赋贫民田》等诗歌,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谢眺与山水诗

谢眺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晋宋以后,山水文学产生了,但多少还受玄言诗影响,总带点玄理。谢灵运的山水诗就是如此。谢眺和谢灵运同族,世称“二谢”,谢灵运为大谢,谢眺为小谢。小谢诗学大谢,都善于模山范水,以山水诗见长;但二人的诗境和诗味却有别。大谢的山水诗仍然带有一些“玄言”的色彩,小谢的山水诗则抒发了思想感情,玄言诗的影响差不多已被消除殆尽。谢眺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他浮沉于政治旋涡之中,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常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于宦途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中写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正表现了这种彷徨的心情,诗中的景物也因此笼罩了

凄凉的气氛。他一生游宦于诸王府邸之间,不能不写些“颂帝功”“颂藩德”的应命之作。这类作品也常常通过景物来表现颂扬之意,如《随王鼓吹曲十首》中的《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不管是何种情感意趣,都可以借山川景物来表现,而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眺诗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谢眺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昙首传附王筠传》),他的诗歌创作正是贯彻了这一审美观点。要达到“圆美流转”,声律是一个重要因素。他把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因此他的诗音调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沈约《伤谢眺》写道:“吏部信才杰,文锋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也说明了音调和谐这一特点。谢眺还善于熔裁,时出警句,最为人称道的有“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观朝雨》),“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游东田》)等,这些警句清新隽永,流畅和谐,对仗工整,体现了“新体诗”的特点。谢眺的短诗也

很出色,耐人咀嚼,富于民歌风味。如《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想君此何极!”又如《王孙游》:“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还有《同王主簿有所思》《铜雀悲》《金谷聚》等篇,都是遣词自然、音调和谐、感情含蓄的佳什,收到了小中见大、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这类小诗,对后来的五言绝句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

谢眺的辞赋和散文,成就不如诗,但也有值得称道的。现存的几篇赋,如《思归赋》《游后园赋》《高松赋》《杜若赋》等,体制短小,声律调协,富于抒情色彩。赋体自魏晋以后,题材有所扩大,篇幅有所缩小,不事铺张,注重抒情;到了齐梁,由于声律的运用,便逐渐向骈赋过渡。谢眺写物寓意、借景抒情的小赋,正体现了向骈赋过渡的特点。谢眺还写了一些诸如表章牋启一类散文,如《文选》所录《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牋》一文,“不悟沧溟未运,波臣自荡;渤澥方春,旅翮先谢。清切藩房,寂寥旧荜,轻舟反溯,吊影独留。白云在天,龙门不见,去德滋永,思德滋深。唯待青江可望,候归艎于春渚;朱邸方开,效蓬心于秋实”,情见乎辞,文情并茂。再如《齐海陵王墓志铭》“风摇草色,月照松光。春秋非我,晓夜何长”,也很富于诗情画意。谢眺是永明诗人的代表,在当世就享有盛名。萧衍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名重一时的刘孝绰也很推崇谢眺。“常以谢诗置几案间,动静辄讽味”(《颜氏家训·文章》篇)。他关于声律对仗和写景状物的技巧,对于唐代诗坛有着深刻的影响。杜甫说“谢眺每诗篇堪诵”(《寄岑嘉州》),李白更是经常提起谢眺,“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三山怀谢眺,水澹望长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我吟谢眺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可见李白对于谢眺的倾倒,所以,清人王士稹在《论诗绝句》中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谢眺诗歌不仅影响了唐代诗人,而且影响了一代诗风。宋赵紫芝诗云“玄晖诗变有唐风”,严羽也说“谢眺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明胡应麟《诗薮》认为唐人“多法宣城(谢眺)”。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对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带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产生。真正大力创作出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谢灵运;继承和发展谢灵运的诗风,并开创新诗体的则是谢眺,历史上把这两人和称“大谢”、“小谢”。大小谢都是山水诗方面的的代表人物,对山水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同是山水诗人,但他们的创作风格却有异同。

首先看他们相近之处:1、两人的语言清新、细腻。谢灵运的山水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大谢”诗中许多时代传诵的名句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池塘声春草,园柳便鸣禽”、“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等,逼真细致地刻画出自然景物之美,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觉。如《南史·颜延之传》记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此外,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的风格。谢眺说“好诗园美流转如弹丸”。

2、大谢、小谢都有着高超的描募技巧,都是善于溶裁警句的好手。

以上是“两谢”创作中相同之处,虽然同是山水诗人,但他们之间的创作始终是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谢灵运的诗中,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没一个细节,并不遗余力的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且以他的名作《登池上楼》为例: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远。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祈祈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诗人在此诗的前六句,援引《易经》卦义,递进地表达了自己被贬永嘉时的矛盾痛苦心情,层层深入,按方东树的说法,是“起二句,横空突写,兼比兴。三四即借引入己。五六又申所以愧作。凡六句,三层承递,为第一段。何等细!” 到了七八两句,诗人以“卧对空林”来交代了自己身心俱损的生理状况。接着,就进入了写景,因“褰开暂窥临”而有机会“举目眺远”,感受到了“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的新春气氛,进而体会到了“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蓬勃生机。这种生趣昂然的新春气息,使诗人的郁闷得以抒解,痛苦得以消除,但也触动了谢客的思乡之情,思友之情,引发了挥之不去,驱之不散的愁绪。最后,诗人只能以“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来自我解嘲,聊以自慰。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的心境由仕途失意的苦闷逐渐达到化解的过程,而消解的媒介就是初春时节的自然景物。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中的景物并非单纯的景物,也不只是诗人对某一景物的感受印象,而是谢客对自然景物“静观默察”后,内心状态的某种象征。 换言之,谢客山水诗中的物我关系是分开的,而非融合为一的。吕正惠对此有一段精辟的分析:

谢灵运的文字工夫所要捕捉的“事物”有两层,第一层是他所观察的大自然,第二层则是那个正在观察大自然的“我”。只有深入到第二层,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谢灵运。

而谢眺则与谢灵运相反,虽然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但有不同于谢灵运那种对山水景物做客观描绘的手法,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书法情感意趣,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避免了大谢诗的晦涩、平板及情景割裂之弊,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

谢眺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晋宋以后,山水文学产生了,但多少还受玄言诗的影响,总带点玄理。谢灵运的山水诗就是如此。谢眺和谢灵运同族,世称"二谢",谢灵运为大谢,谢眺为小谢。小谢诗学大谢,都善于模山范水,以山水诗见长;但二人的诗境和诗味却有别。大谢的山水诗仍然带有一些"玄言"的色彩,小谢的山水诗则抒发了思想感情,玄言诗的影响差不多已被消除殆尽。谢眺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他浮沉于政治旋涡之中,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常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于宦途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中写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罗者,寥廓已高翔。"正表现了这种□徨的心情,诗中的景物也因此笼罩了凄凉的气氛。他一生游宦于诸王府邸之间,不能不写些"颂帝功"、"颂藩德"的应命之作。这类作品也常常通过景物来表现颂扬之意,如《随王鼓吹曲十首》中的《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不管是何种情感意趣,都可以借山川景物来表现,而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眺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一、从情思方面言,小谢因为感情单纯,所以因物色感发而或喜或悲时,较为明朗外露。在他的诗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一种纯净如竹露如风荷如月色如流泉般的情思流动.

南齐王朝只有二十三年,却经历了七个皇帝,尤其是齐武帝萧赜死后,统治集团内部连续发生争权夺利的斗争。仅在公元494年这一年,辅政的萧鸾杀了刚嗣位的郁林王萧昭业,擅立昭业之弟恭王萧昭文,不久又杀昭文自立为齐明帝。王朝的不断更迭,宗室的互相残杀,造成了很大混乱。出身于门阀世族的谢朓,自荆州遭谤被召回京,心灵就蒙上了忧惧的阴影;面临这种纷乱扰攘的局势,使他更加感到仕途的险恶,随时可能被卷入倾轧的漩涡,召来杀身之祸。正在忧心仲忡,苦闷不安的时候,公元495年,谢朓喜得外任,出为宣城太守。他对于能够离开这个腥风血雨的政治中心,可以远祸避害,确实感到欣慰;但对于放弃都城生活,离亲别友,他又依依不舍。“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将发石头上烽火楼》)。他又一次怀着矛盾的心情出发了,在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此诗虽属行旅之作,并未对江路风光作琐细的摹写,只是摄取了特征性的景物作为衬托,着重抒发了诗人的情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士族文人的复杂的心理状态。

“江路”两句,似乎只是泛泛地平叙诗人乘舟启程,溯江西南而上。但用一个“永”字,透露了“行矣倦路长”的心曲。“归流”说明舟行逆水,则又暗示出“江犹归海,人却离乡”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的衷情。

“天际”一联,清丽动人。诗人以逆江而上的行舟为立足点,极目眺望疏淡的归帆和迷茫的江树,展现了天的高远明净和江的开阔浩渺。归帆和江树,这些人们常见的景物,在谢朓的笔下,形象鲜明而有情致。锺嵘指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诗品·总论》)。“直寻”即是直接的观察和实际的体验。从真实的感受出发,写景才能体物之妙,言情才能感人肺腑。“天际归舟”着一“识”字,“云中江树”著一“辨”字,使自然景物染上了感情色彩,产生了耐人寻味的意趣。这只有通过亲身的生活体验,才能刻画出如此形象鲜明,情趣盎然的境界。所以清代学者王夫之说:“„天际识归舟,云间辨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从此写景,乃为活景。故人胸中无丘壑,眼底无性情,虽读尽天下书,不能道一句。”(《古诗评选》卷三)

谢朓写诗并非别具一副笔墨。他只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溶汇铸炼,渗透以自己的人生感情,寄托以身世之感,用形象真切、明密省净的语言加以表达,配以和谐的韵律,因此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谢灵运富艳精工的诗迥然不同,谢朓的诗无藻绘流丽之奇,有清新自然之美,看似平淡,实则含蕴深厚。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就不同情怀触发各种联想,引起共鸣。宋代词人柳永《八声甘州》中有“误几回无际识归舟”。整句借用,另赋新意,读了仍然令人回肠荡气,击节赞赏。

“旅思”以下,作者联系个人的身世遭遇,表述了自己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微微流露出诗人有志未遂,内心深沉的忧愤,曲折地反映了对那个时代的不满。

谢朓早年曾在丹阳任职,后又从随王萧子隆到荆州,象这样孤身行役,过着动荡的游宦生活,实在有些厌倦。辞官不做,学陶渊明归居园田,去过怀安止足的淳朴生活吧!可是优越的生活条件限制了他,士族文人的生活情趣也使他越不出门阀的界限。当然,他更认识不到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互相倾轧的社会根源,转身向下,靠拢人民了。在那个不景气的时代,变化莫测的政治气候孕育出一种“朝隐”的风尚。衡阳王钧答孔珪说:“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南史·齐宗室传》),这是一面当官求禄,一面遁身大自然的最好写照。在现实矛盾中感到苦闷和不满,又不愿放弃优裕生活的士族文人,“朝隐”是一条自我宽慰的出路。

谢朓在这次“孤游”的旅途上,虽然“中心摇摇”心绪不宁,但是他的矛盾心情终于在大自然的和谐、恬静里得到了解脱,他的苦恼和迷惘也被清丽的山水之美溶化了。他从而领悟到“朝隐”的意趣,陶醉在“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的憧憬之中。沧洲指隐居,传说尧舜时的贤人支伯隐居在沧洲,所以后人多以沧洲代称隐士的住处或隐居生活。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以揖子由。”谢灵运《富春渚》诗中有“既露干禄情,始果远游诺”之句,谢朓用其调而新其意。谢灵运是“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宋书·本传》),借隐逸以平内心之愤。并用作诗为自己扩大影响,致使“远近钦慕,名动京师”,以图再起。谢朓则不汲汲于建立功业,为了避祸远害和克服内心的矛盾,他想把山水和都邑,仕与隐统一起来,借山水的灵气涤荡心头的郁结。这是他比谢灵运高洁的地方。“既欢”两句,直抒胸臆,有坦率明畅之风。用事达意,理明句顺,亦不觉枯涩。且萧然自得之趣,跃然纸上,更见其熔炼剪裁之功力。

亦仕亦隐,左右两得。“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谢朓以为从此可以远离嘈杂纷乱的尘世,过着优哉游哉的闲散生活了。他到了宣城,确实和“嚣尘”的京邑远隔了,过了一段“赏心”的快乐日子。宣城境中的佳山胜水,他都游览殆遍。“我行虽纡组,犹得寻幽蹊”(《游敬亭山》),尽情地领略了高蹈栖遁的逸情雅趣。他在宣城太守任内,不为严政,但事吟咏,两年之间写的诗文,占他的作品总数将近四分之一。可是,与统治集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谢朓,终究不能遗世而独立,只当了两年宣城太守,就“以选复为中书郎”,于公元497年返回了充满嚣尘的京师。

陈祚明论谢朓诗说:“夫宦辙言情,旨投思遁;赋诗见志,固应归宿是怀”(《采菽堂诗选》卷二十)。谢朓所向往的归宿在何处呢?“卒章显其志”,即:“虽无玄豹志,终隐南山雾。”

这两句来自一个故事。荅子治理陶国,国贫家富,名声不好,他的妻子认为是败亡的征兆,抱子哭泣,她对荅子的母亲说:“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列女传·陶荅子妻》)。写诗,特别是抒情诗,几句话不容易说清楚的感怀,通过借用典故,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加以表达,确是一种可取的写作手段。谢朓在此借用《列女传》的故实,使议论和形象描绘相结合,寥寥数字,就宣泄了“幽居山林,避害全身”的情志。而且诗意浓郁,“情”、“理”相兼相融,意境蕴藉微远;可以引起人们反复吟味,唤起广泛的联想。正如杨万里所说:“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诚斋诗话》)。 诗人想到宣城去“终隐南山雾”的美好愿望,被残酷的现实粉碎了。“逢昏属乱,先蹈祸机”(《南齐书·本传》)。在从宣城回京不过两年,公元499年,就被人诬告,下狱死。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一向希求明哲保身,远祸避害的诗人,是不是早有不祥的预感呢?

“一生低首谢宣城”的唐代诗人李白,在两百多年之后,经过谢朓当年吟诵这首诗的地方时,不胜怅惘地慨叹道:“明发新林浦,空吟谢公诗”(《新林浦阻风寄友人》)。这位仕途坎坷,潦倒终生的大诗人,在思慕谢朓的同时,大约也痛感仕与隐相统一的道路走不通吧!

二、小谢诗意象创造也清新明丽,大多落尽华饰,有一种天然韵味。尤其在山水描写方面,大谢在意象创造上颇多着意,较多客观描写。而小谢诗中的意象,则带者更多心象的性质,把景物提纯得与他的心绪一致起来。因之,他创造的意象十分省净明快,如《之宣城出新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

三、小谢诗语言流畅明白,去除任何晦涩的文字和赘典。有的甚至完全接近口语。如《出下馆诗》:“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这一句就集中体现了谢诗口语化的特点,在该诗中作者只用了简单的意象,和平易自然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美好景象,生动具体的描写出来。屏弃了南朝以来盛行的晦涩文字和赘典。

谢朓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昙首传附王筠传》),他的诗歌创作正是贯彻了这一审美观点。要达到"圆美流转",声律是一个重要因素。他把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因此他的诗音调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沈约《伤谢朓》写道:"吏部信才杰,文锋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也说明了音调和谐这一特点。谢朓还善于熔裁,时出警句,最为人称道的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观朝雨》),"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游东田》)等,这些警句清新隽永,流畅和谐,对仗工整,体现了"新体诗"的特点。谢朓的短诗也很出色,耐人咀嚼,富于民歌风味。如《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想君此何极!"又如《王孙游》:"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还有《同王主簿有所思》、《铜雀悲》、《金谷聚》等篇,都是遣词自然、音调和谐、感情含蓄的佳什,收到了小中见大、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这类小诗,对后来的五言绝句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

四、革除了以往山水诗的玄思哲理。

谢眺的诗在齐梁诗坛首屈一指,他不但创造了清新明丽的诗歌格调,也革除了以往山水诗中的玄思哲理,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在当时就名满天下,梁武帝萧衍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本事诗》)沈约说:“二百年来无此诗也。”唐朝李白、杜甫都极为推崇小谢,李白说:“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杜甫也有“谢眺每诗堪讽诵”之说。说明谢诗对唐诗的影响是深远的。

李白在马鞍山地区游踪甚广,其中歌咏最多之处为青山和采石矶。钟情于青山,是源于对谢眺的情有独钟,在其诗作中,不下十五六首中,李白抒发了“难再得”,令人“长忆”,每每触景生情,乃至反复吟其“诗上语”得对象均为谢眺。清人王士祯说“一生低首谢宣城”就是描绘了这一佳话。晚年,李白寓居当涂,因慕“谢家青山”,以至产生“终焉之志”。李白死后初葬

龙山东麓,公元817年,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及当涂县令诸葛纵依其生前志愿迁其墓于青山之阳。谢眺、李白终于比邻青山,传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谢眺的山水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