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王福庵

 朝歌淇水悠悠 2019-07-24

王福庵先生幼承家学,於文字训诂、诗文,皆富修养。十余岁即以工书法篆刻闻於时。

年二十五,与叶铭、丁仁、吴隐、厉良玉等创设“西泠印社”於西湖孤山,共相擘划,以底於成。

早岁以其精擅之算术及测绘技术服务於铁路。一九二二年曾漫游湘楚鄂渚。後应邀赴北京任印铸局技正,共事者有唐醉石、冯康侯诸公,皆并世俊彦,时全国官印,悉由印铸局篆铸。又兼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监定委员,《金薤留珍》之辑,与有力焉。

一九三○年南归,定居上海,鬻艺自给,於四明村置屋一所,日夕钻研世间,所诣益进。好蓄青田旧石,所藏极富,自称印佣。得未刻之石,暇则奏刀以自存。海内外求印者门限为穿,生平刻印,数以万计。

其印初宗浙派,後又益以皖派之长,复上究周秦两汉古印,自成体貌;整饬之中,兼具苍老浑厚之致;偶拟明人印格,亦时有会心。

尤精於细朱文多字印,同道罕与匹敌者。於近代印人中,允称翘楚。

沈禹钟《印人杂咏》有诗咏之:“法度精严老福庵,古文奇字最能谙。并时吴赵能相下,鼎足会分天下三。”并注云:“王福庵,名褆,杭州人。

如此至宝存岂多(白文)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朱文)


王福庵用笔纯净单一,提按、起止、转折都达到了圆润浑厚的立体效果,结体均衡准确又饶有韵致,篆法规矩又不失灵动,反映了他在小篆把握上的成熟和表现上的极致。《说文部首》是他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篆书 “千树半潭”七言联 

墨笔纸本 轴 

77cm×17cm×2 

篆书 “榑桑凤苞”八言联 

墨笔纸本 轴 

130.5cm×20.5cm×2 

篆书 “正柳有墙”九言联 

墨笔纸本 轴 

133cm×28cm×2 

篆书“荷芰茶蘼”十言联 

墨笔纸本 轴 

129cm×23.8cm×2

篆书“醉拍闲调”八言联 

金笺墨笔纸本 镜片

127cm×20cm×2

篆书“载酒看花”长言联

墨笔纸本 轴

116.5cm×23cm×2

隶书“江山丝竹”八言联

墨笔纸本 轴

129cm×21.5cm×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