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非遗!中大新华塑说潮情队带你邂逅大吴泥塑!工艺中国 昨天

 步步清莲书屋 2019-07-25
工艺中国 昨天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中大新华塑说潮情队  作者 ZDXH塑说潮情队

为了更深入了解大吴泥塑制作过程,探索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中大新华塑说潮情社会实践队再次前往吴维清大师工作室,请吴漫先生为塑说潮情社会实践队的成员开展了为期3小时的泥塑体验课程。

泥塑后起之秀  延续指尖上的传承

吴漫:大吴泥塑第26代传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吴维清大师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吴先生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潮州来,传承父亲的手艺,曾经获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三等奖,现为潮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图一:吴漫的个人照

一尊泥塑  一生信仰

大吴泥塑,自诞生起已经发展了近八百年时间,在岁月的沉淀中工艺越发精湛,艺术价值高。大吴泥塑独特的“压泥成片”“褶片成衣”技术,使其在中国众多泥塑文化中,绽放出自己独有的光芒。吴漫先生介绍道:“做泥塑,最重要的就是选泥。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泥塑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在人物衣物的飘逸感上。”能用来做泥塑的泥,必须是大吴村当地特有的红土,经过过滤、捶打、再过滤等多道工序,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要很小心地保护泥的湿度,即使是三伏天,创作时也不能开着风扇或是空调,只能让汗水在身上任意流淌。繁杂讲究的做法,造就了大吴泥塑八百年的经久不衰。

图二:吴漫先生在为队员们讲解泥塑

不变的技巧,不变的情怀

传统大吴泥塑的工序包括:挖泥、炼泥、捏泥、烧胚和彩绘,并用到雕、塑、捏、彩等多种创作技法,每道工序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其最大亮点在于衣物的贴塑上,独特的技法使人物衣饰更加飘逸灵动。这正是大吴泥塑最难、最繁琐的环节,同时也是大吴泥塑最出彩的地方。

吴漫先生给队员们简单地表演了一下飘带的做法。看似简单的压泥片与褶片,其实需要很深的功夫,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想要练就如此一双“妙手”绝非一件易事。塑说潮情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开始尝试着捏做,只可惜到最后,仍旧没能捏出一件“像样”的作品。

吴漫先生感叹道,目前这种手法,其实是家中祖传了几百年的技巧。祖祖辈辈坚守的这一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不能将它丢掉。正如吴漫先生所言,以前的传承,是为了生活。现在的坚持,是最纯粹的情怀,更是一种责任。

图三:吴漫先生演示飘带的做法

小小的泥塑,大大的学问

大吴泥塑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队员们在体验了泥塑制作后,不禁感叹道:“泥塑制作时间长、工序复杂,只有在实际操作过后才知道是极其困难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图四:吴漫先生在教学

图五:队员们在认真制作

图六:队员们的作品已经初具模型

图七:队员们的作品和原模型

万里长城绝非一日筑成,泥塑手艺也不能一日学精。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中来,通过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图八:队员们与吴维清父子的合照

—THE END—

转载自 | 中大新华塑说潮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