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通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回顾与展望

 乐康居 2019-07-25

南通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24年“莫文隋”志愿奉献传统、14年“莫文隋”组织化实践为基础,将“莫文隋”精神的弘扬与培养新时期“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通大人相融合,构建了集思想引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于一体的育人新格局,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风景线。

一、总结我们所做的工作,基本可以归纳为“四个有”:

01

有队伍

2005年,学校成立南通大学莫文隋青年志愿者协会,并依托学院成立分会,构建了分层分类的工作网络体系。

协会对在校大学生实行自然会员制,莫文隋志愿者队伍逐年扩大,2013年学校引入使用志愿者打卡器以来,注册人数已达41999人

截至目前,学校莫文隋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在打卡器APP上的统计记载为520918小时,名列全国第一。

02

有项目

学校打造志愿服务多维平台,如“十街百居”结对共建、“微笑大使”仪行劝导、“暖冬计划”冬衣募集、“宏慈助学”爱心援助、“爱传青海”扶智扶贫等。同时向全校各学院辐射,基本形成“一院一品”的项目化运作格局。

2017年,中国青年报在要闻版对我校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进行了深度报道。第十九届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被评为“南通市先进学生集体”。

此外,在省市校各类重大活动以及国际会议的现场,也能处处看到莫文隋青年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以青春奉献的姿态成为学校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每年春运时,如果你在火车站、汽车站或者机场需要帮助,身穿“莫文隋”服装的志愿者们可以随时帮你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在南通,如果您有机会去“国”字头的中华慈善博物馆参观,就能看到通大的莫文隋志愿讲解员,目前,学校已在博物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等等……

03

有保障

根据工作实际,响应广大莫文隋志愿者的呼声诉求,校团委从规范流程、强化培训、服务保障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在有利于发挥志愿者服务专长、确保服务基本补贴、以及服务时长认定等方面做好细化对接,建立表彰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另外,协会还设有独立办公场所及配套用品。学校食堂设有志愿者固定值班点,接收学生实时反馈;图书馆、宿舍园区设有爱心伞借领处,方便服务师生。

04

有担当

自先校长张謇先生开始,学校便一直注重对师生的人文精神蕴育,经过一代代通大人的接续奋斗,使“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高水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校团委积极贯彻校党代会精神,主动响应和落实“唱响文化特色品牌”的工作要求,通过“莫文隋”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引领,号召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将善行善举撒播校园内外。能动参与谋划,推动志愿服务与青年思想引领以及大学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此外,学校还注重加强与地方的沟通联系,建设由地方政府、公益组织、实践基地三方力量组成的校外实践育人共同体,整合多方资源,完善激励机制,挖掘公益典型,深化“身边人”榜样示范效应,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引发“滚雪球”效应。

二、自2017年以来,为了更好地了解全校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现状,校团委牵头开展了以“青年志愿服务及公益创业参与状况”为主题的调研,通过线上线下的途径,采集有效问卷6000余份,涉及全校文、理、工、医、艺等专业学生,结果显示:

被调查对象中,有86.27%的大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学校整体青年志愿服务参与率较高、专业覆盖面广、持续参与度较高;

对志愿服务营造良好校园精神文化氛围有较高认可度(94.09%);在校大学生对莫文隋青年志愿者协会熟知度与认可度较高,通过协会了解获取志愿服务信息的占了75.3%;

在具体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深入社区服务群众、义务支教等是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主要选择;

六成以上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给予志愿者以基本补贴,以保障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开展;在对公益创业的态度上:七成以上大学生对公益创业有初步了解且愿意尝试。

三、基于以上调研数据,我们也对未来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对策和方向:

第一就是促成志愿者管理规范化。

第二是要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

第三要推进志愿者管理信息化。

第四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化。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要努力奔跑,做志愿者事业的追梦人:

1.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本校志愿服务,保障好志愿者开展工作。

2.我们将强化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融合打造富于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经过努力,争取更多国字头的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对外联络、整合资源,打造公益创新创业新模式。

3.我们将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结,在资金、场地、项目承接或合作、志愿者培训、信息共享上强化联动合作。

4.我们将积极关注“莫文隋”文化品牌建设,努力形成一批文创成果。

此外,我们还将鼓励有条件的学院试点,推动志愿服务者组织建设,推动优秀青年志愿者成为兼职团干部等……

总之,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回首过往,我们沉淀了拼搏的底气;

眺望未来,我们展扬起奋进的信心。

志愿者事业,

有你、有我,

让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和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为志愿服务事业添砖加瓦、砥砺奋斗。

志愿服务,我们一直在路上!

图文 | 南通大学莫文隋青年志愿者协会

编辑 | 张  玲

审核 | 张露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