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伏贴,你贴对了吗?中国中医药报官方指导建议

 369蓝田书院 2019-07-25

又到一年三伏时,伴随着袭人热浪,“三伏贴”又开始火遍各大中医医疗机构,越来越多百姓选择贴敷以治冬病。专家提醒,临床研究表明,三伏贴确有疗效,但并非人人适宜。那么,贴“三伏贴”要注意些什么呢?

先讲三点

第一!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第二!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贴敷

第三!不宜盲目跟风

针对群众关心的疑问,我们邀请了各路“三伏贴”大咖们前来解答

01
“三伏贴”原理是什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已开展“三伏贴”服务60余年。呼吸科主任李光熙介绍,该科“三伏贴”所选穴位为心俞、肺俞、膈俞三穴,心俞、肺俞直接对应心、肺两大脏器,刺激二穴可直接调理脏腑气血,直达病所,膈俞又称“血会”,具有养血和营、活血化瘀等作用。

“病之所致无外乎气血不通、气滞血瘀,把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刺激这三大穴位,药性透过皮毛腠理渗透达皮下组织,通过经络贯通运行,直达肺脏经气失调的病所,达到以肤固表、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李光熙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三伏贴”确实可以通过刺激皮肤特定穴位,对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广安门医院呼吸科近三年还尝试了新的外治法,微针法、尤其温控动力促渗法对于慢性咳喘的有效率超过70%。

湖北省中医院开展“三伏贴”服务也有50余年,针灸科主任周仲瑜介绍,冬病夏治是中医理论指导下内病外治的独特治疗方法,有艾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埋线疗法、脱敏治疗、刮痧法、拔罐法、熏洗法、气雾吸入法等,“三伏贴”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我们会根据病人症状,结合舌苔、脉象,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选择相应穴位。”

说一千道一万,疗效才是生命线。“三伏贴”的疗效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

北京市针灸学会曾做过一个长期跟踪调查,以3年为一观察周期,对2014~2016年共1.9万例“三伏贴”患者进行有效跟踪调查。数据显示,连续3年参加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患者,其呼吸系统疾病的年发病次数、年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及年哮喘或过敏总天数呈逐年递减。相较于2014年,2016年的年发病次数减少49.5%,年急诊次数减少66.5%,年住院次数减少37.0%,年哮喘或过敏总天数减少54.1%。

北京市针灸学会秘书长黄毅介绍,今年在北京市医疗机构调配使用的“三伏贴”均为正规院内制剂,其有效性、安全性都有临床大样本研究支持,经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批准。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温阳化痰穴贴”、广安门医院“消喘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补肺咳喘贴”均获批准文号。

02
“三伏贴”适合什么人

李光熙介绍,“三伏贴”适合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这类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喘反复发作,鼻涕、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冬季及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我们在临床严格掌握中医辨证分型,必须属于寒证的病人才进行贴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中也明确,“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

03
你适合“三伏贴”吗

周仲瑜提醒,“三伏贴”有禁忌症,有些人群不适合。比如体热、火旺、常口干舌燥的人,孕妇、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患者就不适合,皮肤易过敏、皮肤娇嫩、瘢痕性体质的人也应谨慎贴敷,2岁以下的婴幼儿皮肤娇嫩,也不适合。

04
你会和“三伏贴”友好相处吗?

“三伏贴”贴敷后一般会有一定程度的温热感,甚至会有皮肤刺激反应,极个别病人会有水泡等严重的接触性皮炎表现。李光熙解释,这些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都与“三伏贴”组成以及炮制方法相关。“有严重过敏史的人一定要慎用。贴后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不要吃高蛋白、虾蟹类海鲜,贴药当天不能游泳,4—6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他特别提醒,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贴敷,谨遵医嘱,不能盲目跟风。

黄毅也提醒,不建议贴着“三伏贴”睡觉,特别是采用仰卧姿势睡觉,容易压迫贴敷部位,加重皮肤刺激反应。

05
医院开展“三伏贴”应注意什么

广安门医院开展“三伏贴”服务60余年来,每年都对组成药物仔细炮制,严格遵从老一代中医专家所创炮制方法,“每年都进行贴敷试验,确保不会引起严重的皮肤刺激反应。”李光熙介绍,医院在组方、炮制、临床使用环节都有严格的质控。

穴位选择、配方、药材质量都直接关系疗效。湖北省中医院每年都对冬病夏治进行专家论证,从适宜病种、组方、药物配置、穴位选取、体质辨识等方面优化论证。

“‘三伏贴’其实是一种很有技术含量的中医药外治疗法,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一贴了事’。”湖北省中医院药事部副主任严劲松介绍,三伏贴的制作有严格的要求。首先,处方经过中医辨证论治指导,各科室会根据不同病种开出处方,并不是“千人一贴”。其次,“三伏贴”药物的用法也有讲究,炮制都有严格限制。“拿白芥子来说,作为一味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它的含量就有严格的比例要求。更重要的是,辅料使用也有讲究,多用嫩姜汁,有时也会加蜂蜜调和。”再次,从加工工艺上来说,药物加工得越细密,对皮肤的刺激性越小。还要严格把握用料的洁净度,药粉的微生物含量等,否则出现发泡现象时就易感染。最后还要根据各地气候调整处方。

湖北省中医院还制定《“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规范穴位选择及定位,对贴敷药物组方、剂型、调制作出要求。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