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可以展示生活,记录美好,有些人的朋友圈就是一本电子图文日记。但是,你知道吗,你在朋友圈晒出的美图,很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线索,从而为自己招来祸端,危及生命财产。 四川一小学生晶晶,获得了班级小红花的奖励。晶晶妈妈非常开心,让晶晶戴着小红花站在班级门口拍了一张照片,并发到了朋友圈。这张照片被社区邻居王某发现,他从这张照片上得知了晶晶班级的信息。随后,他就在学校门口蹲守,直到有一天,晶晶妈有事来晚了,王某立刻趁机将晶晶骗走,并勒索10万块钱。很快,警方抓获了王某并把晶晶救了出来。王某交待,一个偶然机会加了晶晶妈的微信,平时看到她在朋友圈老是晒出国旅游、名包名表,推测她家肯定很有钱,加上看到晶晶的班级信息,就想趁机敲诈一笔。 今天,我们专门总结了朋友圈“7不晒”,为您一一道来。 不晒“票”——包含个人信息的东西 经常看到有人在旅游之前来一条“出发——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配一张登机牌或者火车票。 登机牌、火车票等都包含着个人的身份信息。有些人在晒“票”的时候考虑到个人信息的保护,在票的关键位置打了马赛克。但很少有人会注意遮挡二维码,殊不知一些特殊软件可以解析出二维码中包含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票据里包含的信息要素——车次航班、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等已经足够让不法分子完成一次电话诈骗了。 不晒“车”——车型车号 有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爱车,连车身带车号一起毫无遮挡地晒在朋友圈,这样做车辆很容易被套牌。晒车的时候记得给车牌打马赛克,许多不法分子获得的套牌都是根据一些大意的车主泄露的车辆信息进行的伪造。 不晒“房”——小区名称、门牌号码 不晒“娃”——孩子老人的姓名、照片等 老人孩子最好不晒 不晒“富”——各种名贵物品、奢侈品
不晒“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 ![]() 1 ![]() 2 不晒“打卡”——非正常营销行为 ![]() 微信朋友圈的“7不晒”, 您记住了吗? 一定要绷紧个人隐私、 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的保密弦, 别让朋友圈成为泄密的导火索, 保护个人安全、保护国家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