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一种新的平直时空理论),出发点是两条基本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理论的核心方程式是洛伦兹变换(基于相对性和光速不变原理)。 ① 一切物理定律(力学定律、电磁学定律以及其他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定律)在所有惯性参考系(惯性系)中都是等价(平权)的,没有一个惯性系具有优越地位,不存在绝对静止的参考系(以太),从而否定了“以太说”和绝对空间。 ② 无论在何种惯性系(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这个数值是299,792,458 米/秒。 ③ 物体运动时随着速度增加(光速是极限),质量变大,长度减小,经历的时间会变慢。 ④ 一个物体的实际质量为其静止质量与其通过运动多出来的质量之和。 1 洛伦兹变换中的因子的简单推导2 质能守恒公式的简单推导静止质量为m0的质点在外力F作用下,经过时间间隔dt,质量为m,质量增量为dm,速度为i; 速度增量为dv,位移为dx,动量增量为dp,总能量增量为dE,真空中光速为c。 物体的总能量E由两部分组成:
物体的总能量等于它的静能和动能之和。 物体的质量随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了dm。
3 时间间隔的相对性4 爱因斯坦的洛伦兹变换推导5 长度的相对性-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