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晚上不睡觉,"小夜猫"越晚越闹腾,建立睡眠程序是关键

 IF枕边育儿 2020-03-03

说起哄睡,大部分当妈的都一肚子苦水。最可怕的莫过于,妈妈白天在公司忙了一整天,回家躺在床上哄娃,本以为讲个故事他就能呼呼大睡。结果故事讲了一本又一本,儿歌唱到口干舌燥。扭头看看孩子,还是精神抖擞,随时准备起来嗨状态。孩子越晚越不睡,谁偷走了宝宝的睡眠?

01.随你怎么哄,我就是不睡

妹妹家三岁的女儿,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夜猫"。晚上十点多了,还在客厅玩玩具。妈妈关掉电视,对她说:"蹄蹄宝贝,我们去睡觉好不好?"女儿看都没看妈妈,摇摇头,不不不,我要玩。妹妹威胁说:我数到三,你最好快点把玩具收拾好。

女儿继续玩着玩具,压根没理妈妈这茬。妹妹也不愿意跟她软磨硬泡讲道理了,直接拎起她就往洗手间走。女儿扭着身体,嗷嗷嗷大哭。还时不时用小手拍打着妈妈,做着最后的挣扎。闹了好一会儿,才肯乖乖洗脸刷牙。

一看表,已经十一点了。躺在床上的妹妹,按照睡前程序,开始给女儿讲那本能催眠的小兔子的故事,一边讲一边心想这书怎么这么长。妹妹念的嘴巴都干了,转头一看,女儿瞪着两只铜铃大眼说:"妈妈再讲一个吧。"

那妈妈给你唱歌吧!"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刚唱了一句,女儿急忙说,我会我会!马上蹦起来边唱边跳。妹妹一把按住她,躺下躺下。一番阵仗下来,妹妹可再也没招数哄睡了。拿出手机刷刷新闻吧,不理她一会儿就睡了。

过了一会儿,女儿好像睡着了,听着没声音了。妹妹看了看表,十二点多了,总算睡了。

突然门开了,妹夫探头探脑的进来,低声问:宝贝,睡了吗?女儿蹭的跳起来叫道:"爸爸、爸爸……"

妹妹当时就崩溃了,赶走老公,又对女儿一顿吼。女儿哭了一阵,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筋疲力尽的妹妹走出卧室,正好碰见妈妈要去洗漱,正准备吐槽下自己有多辛苦。

没想到老太太却劈头盖脸数落了她一顿,意思是,孩子睡这么晚,都是她一手造成的。还让她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02 宝宝哄不睡,爸妈身上找原因

同济大学附属儿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持续睡眠时间不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情绪、活动的改变、注意力时间过短和神经系统认知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等。

父母当然希望宝宝能早早睡觉,可面对怎么哄,都睡不着的"小夜猫",妈妈想也没想到的是:可能问题真的出在自己身上。

▲ 哄睡时间太晚

随着电子产品在生活中出现,我们睡眠时间都变得更晚了。而八零九零一代的父母,大部分不到12点绝对不睡觉。《婴儿睡眠宝典》告诉我们,如果孩子太困了,中枢神经系统反而会高度清醒,而积累的疲倦会让孩子处于兴奋状态无法放松。如果我们带孩子睡觉的时间,安排得过晚,他反而会很难睡着。

 睡前责骂或逗孩子

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不愿意配合去睡觉而对孩子大发雷霆,这样做完全是在赶走宝宝的瞌睡虫,强烈的情绪刺激,会让宝宝处于兴奋状态,很长时间难以入睡。

同样,如果因为白天没时间和孩子玩耍,而在睡前跟孩子亲子互动,玩让他兴奋的游戏,除了不容易睡着,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 没有安静的睡前环境

宝宝准备去睡觉的时候,家里其他人是什么状态?在看电视?玩游戏?还是也准备睡觉了?大部分情况下,爸爸妈妈都会让宝宝先睡,但客厅依然灯火通明。这个时候娃一般都不愿意乖乖睡觉。你们在玩,凭什么我要去睡觉?

▲ 我玩手机,你睡觉

哄宝宝睡觉的时候,妈妈忍不住会拿起手机,觉得孩子自己滚来滚去就睡了。宝宝也可能去看手机,除了引起宝宝神经过于兴奋。手机屏幕发出的强烈光亮,还会影响他的褪黑素分泌,导致孩子难以入睡、无法进入深度睡眠。

03 三步走,孩子早早睡

《婴幼儿睡眠圣经》中提到:哄的目标是缓和宝宝哭闹,让孩子平静下来,让孩子更舒适,别那么兴奋。怎么"哄"娃早早睡觉呢?你需要按照这三步走。

1、 别急慢慢来

有些妈妈可能发现,如果睡前责骂孩子,哭过后他很快会睡着。这是因为,哭也需要足够的体力,孩子哭的累到崩溃,自然就睡着了。但这种情况下,睡眠质量会很差,也会让哄睡进入恶性循环。

孩子从上床到睡着的过程长短,和他的神经兴奋程度有关。妈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哄睡千万别焦虑急躁。孩子会受到妈妈情绪的影响,变得更难入睡。如果陪宝宝睡,妈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轻拍或抚摸宝宝的后背,让他自然进入睡眠状态。

2、 固定暗示很重要

固定暗示可能是一个动作、可能是一个毛茸茸的玩偶,也有可能是妈妈睡前的一个亲密小程序。这个固定的暗示和睡眠有关,可以让宝宝产生安全感,渐渐平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

二宝睡觉前,我们都会看一个叫做《亲亲你》的绘本,上面的兔子妈妈、小狗妈妈都会亲亲宝宝的小鼻子,亲亲宝宝的小手,最后说,晚安我的宝宝。我也会像书上一样,亲亲二宝的小鼻子、小手,然后跟他说晚安。

3、 全家进入睡眠程序

想要孩子早点睡,爸爸妈妈可以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家庭状况的睡眠程序。时间一到,全家马上执行,而不只是针对宝宝。爸妈还在手机追剧,只是对孩子说,来来来睡觉了。

橙子一家,每到八点半就关掉电视,开始做睡前的准备工作。爸爸即使还不睡觉,也是在客厅看看书,而妈妈则负责给橙子讲睡前绘本。

一般情况下,半个小时左右,橙子就进入梦乡了。你看,全家进入睡眠程序,哄孩子睡觉还有那么难吗?

枕边育儿寄语: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爸爸妈妈以身作则为,建立有仪式感的家庭睡眠程序,给孩子营造安静的睡前环境,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这会让他受益终身的。

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高级育婴师,一位儿童心理学专业的二胎妈妈,专注孕期、育儿、早教、喂养与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