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明虹口 | 虹口石库门:老上海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街心舞苑 2019-07-25

行走在历史的点滴中,

看今朝华丽转身。

文明虹口,美好家园

今天,我们去看一看

虹口的石库门。

说起上海的建筑,很多人就会想起石库门。

文明虹口 | 虹口石库门:老上海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典型的石库门“联排并立、群体集居”,门框由厚重的花岗岩或宁波红石砌成,有点像“箍”的样子,所以被叫做“石箍门”,久而久之,就成了“石库门”。 后来,一些门头装饰还变成了西式门楣或窗楣之上的“山花 ”,成为弄堂里颇具特色的景观。

文明虹口 | 虹口石库门:老上海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其实,这种建筑的历史并不长。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大量人口涌入上海,石库门便快速发展成为上海民居的主要形式。虹口人口稠密,石库门数量众多。

有人说,上海的近代史,一半在石库门里写就。

文明虹口 | 虹口石库门:老上海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鲁迅、茅盾、叶圣陶、冯雪峰都曾住在“景云里”这样的石库门弄堂里。中共四大的召开、李白烈士的秘密电台也和石库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明虹口 | 虹口石库门:老上海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上海地名学会副理事长薛理勇说:“石库门刚建成时,是当时最普及的房子。最初设计一门一户,比较宽敞。随着上海城市发展,人口增长,原来的一门一户就把多余的房间,出租给人家。随着人数越来越多,上海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七十二家房客’。”

石库门里弄俨然是一个小社会,工厂、学校、商铺、药铺、米店等都可以找到。虽然房子格局较小,但却形成了独特的市民文化——和睦相处、彼此照应。

薛理勇:“邻里之间贴得很近,每人的居住面积4平米, 到夏天都乘凉、玩耍,形成上海比较特有的弄堂文化。”

如今,不少石库门建筑被划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部分石库门里弄或房子被公布为“文物点”或历史优秀建筑,得到修缮和保护;而曾经用锅碗瓢盆演奏出来的生活乐章,也成为老上海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本期节目:

7月24日—29日

FM93.4/AM990 上海新闻广播

10:57、12:57、16:57、20:57播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