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针一线织成裙,一丝一捻诉衷情 | 彝族刺绣

 糖是甜 2019-07-25

大理的美,从不因时光的流逝或季节的变迁而稍有褪色,那些古城故事,银苍玉洱,风花雪月,如同无垠苍穹中熠熠生辉的繁星,闪烁着大理的韵味。

大理彝族女子的服饰,亦是这风情万种的其中一面。

从精巧的头饰,到绚丽的衣裳,再到玲珑的绣鞋,飞针走线间,呢喃着彝族母亲的慈爱,吟唱着彝族姑娘的姿容。女孩的娇俏,女子的秀美,女人的温柔,都勾勒在丝线的缠绕中,徐徐道来。

平淡中的简约素雅,嫁娶时的极尽精致,那些色彩鲜艳的绣花,针脚细密的描边,斑斓的丝绦,炫目的银饰,举手投足,明眸浅笑,诉不尽的温婉动人。

衣着华美的彝族女子,从古老的传承中款步而来,在大理的天地间将民族服饰的美展现得让人倾倒,不管邂逅多少次,都美好一如初见。

这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

纵观彝族女子服饰装扮,总能在她们身上寻到令人惊喜的美丽亮点,衣襟处繁美精致的绣花,或是引人瞩目的耳环项链,还有头上鲜明却也新奇的美丽头饰,和彝族人民的热情相辅相成,不知道是衣裳衬托得人精神靓丽,还是人们赋予了这一身皮囊装饰生命的活力。

这些精细的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的服饰,还只是彝族朋友的日常着装,最美的还数彝族新娘的嫁衣,严谨的技艺手法和热情活泼的色彩碰撞在一处,带给人难以言喻的惊喜。在大理巍山,便有这么一个以“最美嫁衣”闻名周边的古老的彝族村落—吊草村。

这里背靠巍山古城,面朝苍山洱海,距离大理市仅6公里,开车只需二十分钟左右。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藏着大理 “最美的嫁衣”。

吊草村一开始并不叫吊草,他们的祖先是南诏部落(蒙舍诏)彝族人的分支——蒙舍腊罗拨人,定居此处时,为了让子孙兴旺发达,将此处定名为兴隆村。直到今天,村里的土主庙中仍保留着一块清朝时期的《兴隆村永立戎赌碑》。

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上,巍山到大理古城的必经之地。当时,村中盛产木料和柴火,山脚有梯田和坡地,以经营木材为主。后来,从村中过的马帮商队越来越多,妇女们便把草割了吊起来售卖。买的人多了,名声在外,自然而然被外界称之为吊草村,兴隆村一名也就慢慢地留在记忆里。解放后,人们也一直沿用吊草村这个名字。

吊草村居住着善良的蒙舍族人,他们信仰万物有灵、三教合一、佛道双修;精通彝语、汉语、白语三门语言;有着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在彝族文化里,不可缺少的还有一种古老的记事方法——打结。就像彝语打歌调里唱的:有事找根绳,小事打小结,大事打大结,解结需要打结人,绳结容易结,心结最难解。

随着社会发展和部族人口的增长,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开始去干体力活,老年人、妇女则担起了教育和打结记事的重任。直到后来,不同民族之间有了文化的交流,人们开始学习汉语,并用汉字记事。打结记事这一传统方法慢慢演变为艺术打结,出现了结艺师和绣结师。

她们将打好的绳结,完美融入到彝族服装里,不同的小结用不同颜色的线拼成美丽的花朵、动物、图腾等,形成了打结绣,一时间在村中流行开来。慢慢地,打结绣以彝族刺绣和编结工艺保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彝族女子擅长刺绣,五彩斑斓的眼饰也显示着精深的刺绣技艺。那银光闪闪,绣花簇簇的满襟大围腰,绣满鲜艳花朵、别致精巧的花鞋,做工精美的头帕、飘带等,都显示着她们的心灵手巧。

在吊草村,就有一个传统:只要生了女儿,母亲就会开始为她亲手做一身奢华美丽的彝族嫁衣,从头饰到鞋子,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倾注半生心血。

这件 “最美的嫁衣”包括服饰、鞋子、包头、围腰、马甲、钱包、枕头、挎包和各种饰品,色彩主要以黑、白、红、黄、绿、蓝为主工艺独特,做工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远,同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尽管外面的世界变化不断,可生活在吊草村的人们依然保有自己的民俗。就连平日里下地干活,都会着彝族服装。逢年过节或有人举办婚礼时,更是会着盛装出席。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就如缝制嫁衣一般热情认真。

穿在身上热热闹闹的颜色,还有彝家人热情似火的真性情,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也将随着时间的浪潮,继续在大理这片山海土地上传承延续。

以上图文由“爱上大理”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