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魏百年河西争夺战:此人若在,秦国未必赢,魏国未必输

 风啸苍穹 2019-07-25

春秋战国时期的河西之地指的是黄河运城段以西、泾水以东的广大地区,春秋时期争夺这一地区是秦晋两国,经过数不清的连番大战,包括河西北部和中部在内的大部分河西之地归于秦国所有,但是公元前617年晋军攻占少梁,在河西北部占据了一个重要据点(日后魏国就是从少梁开始一步步蚕食河西全境的),同时河西南部的阴晋和崤函道也在晋国之手。

历史进入战国后,秦国在河西之地的对手换成了三家分晋后独立出来的魏国,自公元前419年魏国在少梁筑城开始争夺河西开始,到公元前329年秦国重新占据整个河西之地为止,秦魏两国在此展开了五次规模较大的河西之战,这近百年其实是一部魏国从称霸到衰弱的兴衰史,同时也是秦国由挨打到奋起再到痛打对手的历史。今天就说一说见证了秦魏百年恩仇的河西争夺战:此人若在,秦国未必赢,魏国未必输。

第一次河西之战开始于公元前419年: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等人变法图强,魏国实力很快跃居列国之上,同时秦国内乱不已,实力明显不如强势的魏国;公元前419年魏国在少梁筑城,经过十余年的蚕食,公元前408年吴起从秦国手中夺下了整个河西之地,秦国退至洛水沿岸修筑重泉城邑驻以重兵以防魏军。第一个回合魏国完败秦国,吴起在河西之地设立西河郡。

第二次河西之战从前401年双方由一些规模不大的交战开始,到公元前389年秦国以50万重兵攻打河西南部重镇阴晋,此时魏文侯虽已去世,但是吴起尚在,吴起以5万魏军大破秦军50万,这也是吴起军事生涯中的一场经典之战,第二个回合还是魏国完胜。

第三次河西之战秦国先胜后败:秦献公虽然在前364年的石门之战和前362年的少梁之战中两次击败魏军,还俘虏了魏军主将公孙痤,但是在庞涓率主力从东线回师后秦国仍然不堪一击,在魏军的兵锋之下,秦国甚至被迫把都城从栎阳迁回了泾阳。此战秦国仍然不是魏国对手。

第四次河西之战和第三次差不多,秦国仍然是先胜后败:秦国趁魏国深陷东线无法自拔和前353年桂陵之战中败于齐国之手之际,出兵河西先后占领少梁和魏国旧都安邑等地;但是在魏国庞涓主力回师河西之后,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军仍然不是魏军对手,秦孝公主动求和退还了所有占据的河西之地,此战双方虽然打成平手但是魏国还是略占上风。

第五次河西之战的背景是公元前341年魏军在马陵之战中遭遇惨败,主将庞涓战死,魏国损失了整整十万骁勇善战的魏武卒,魏国军事实力一落千丈;同时商鞅变法取得成效秦军战斗力迅速提升,此消彼长之下秦军先后在前341年诱俘了魏军主将公子卬一败魏军,前339年岸门之战二败魏军,前330年雕阴之战中斩首八万三败魏军,前329年魏惠王终于求和把整个西河郡全部给了秦国,经过近百年的大战,秦国终于再次据有了整个河西之地。

纵观五次河西之战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前两次魏国占据绝对优势,第三第四次秦国趁魏军主力东移之时先胜后败其实是居于下风,第五次河西之战如果魏国一人尚在的话鹿死谁手还不好说,此人就是庞涓,为何这么说?

首先,庞涓的军事能力在当时仅在孙膑之下,孙膑没出山的时候列国几乎无人是庞涓对手,两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第三第四次河西之战秦国在庞涓回师河西之后几乎无还手之力,即便是第四次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军对上庞涓仍然一败涂地。

其次,前341年魏国遭遇马陵之战的惨败,商鞅率军攻取河西遇到的对手是他在魏国公孙痤门下效力时的老朋友公子卬,面对刚刚大败的魏军商鞅仍然觉得没有胜算,而是以叙旧为由很不地道的诱俘了公子卬,这才导致魏军战败,试想一下换成庞涓商鞅岂能如愿?决定河西归属的关键之战雕阴之战整整打了两年,魏军的主将是老将龙贾,换成庞涓的话秦军能轻易取胜?可能性真不大!

从公元前341年到前330年魏国河西的主将先后是公子卬,魏错和龙贾,秦国这边主要是商鞅和公孙衍,如何庞涓不死,以庞涓先后两次打得秦军无还手之力的战绩来看,秦国想从庞涓手中夺得河西之地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秦国未必能赢,魏国未必会输,秦魏两国争夺河西的百年恩仇可能还要再延续下去一段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