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津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知识梳理【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讲师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知识点梳理 1.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2.讲师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1)课时计划的差异 对教师课时计划的分析表明,与新教师相比,讲师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①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②吸引学生注意力 ③教材的呈现 ④课堂练习 ⑤家庭作业的检查 ⑥教学策略的运用 (3)课后评价的差异 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讲师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而讲师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 3.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教师成长的历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①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②关注情境阶段 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③关注学生阶段 (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具体包括: ①观摩和分析教师的教学活动 ②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③进行专门训练 ④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即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讲师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