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可以说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方子。适应范围广,主要归根于现在脾胃虚弱的人太多了。脾胃气虚,多表现为饭后食易腹胀,食饱即困,易疲劳,嗜睡,四肢乏力,喜静懒动,大便不成型等。舌体胖大,舌边或有齿痕。现在食物丰富,烹饪方法多样化,为什么脾胃虚弱的人反而多了呢? 一 食物选择多了,容易多饮多食,损伤脾气; 二 饮食偏嗜明显,网络饮食文化的宣传,让更多年轻人喜欢辛辣刺激油炸甜腻的食物,皆易伤及脾胃,经常食用冰冻制品,亦损伤脾阳; 三 饮食不定时,高强度高压力的城市生活,很多人三餐不定时,不吃早餐,爱吃夜宵等不良习惯皆易损伤脾土。 这类人群怎么办呢?脾胃大家李杲告诉你:补中益气汤。 党参 黄芪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 白术 甘草 肚子不时作痛者,加白芍,炙甘草。 恶寒冷痛者,加桂心。 恶寒身痛者,加白芍,甘草,黄芩,少量的桂枝。 天冷时腹痛,去芍药,加益智仁,或半夏,生姜。 头痛者,加蔓荆子;头痛剧烈,加川芎;头顶痛者,加蒿本;苦痛者,加细辛;各种头痛者,可以合用此四味药。 肚脐下痛者,加熟地黄;痛不止,加肉桂。 胸中窒闷,加青皮,气促少气者不宜。 身体疼痛者,加去桂五苓散。 周身疼痛,加羌活,防风,蒿本,苍术。 大便不通,加当归。 久病咳嗽者,去党参。秋凉时,加麻黄。 春天温热时,加佛耳草,款冬花。 夏季咳嗽,加五味子,麦冬。 舌苔白滑,为胸中有寒气,不宜。 胃口可而心下痞硬者,加黄连。 胁下痛,或胁下急缩,柴胡加量。 这个方子,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拓展而成。黄芪,党参补益中气,白术健脾祛湿。特色用药在于升麻,柴胡的运用。升麻,药如其名,有升举阳气的作用,用量不宜大,以小量发挥其升举的作用。柴胡,量小即可,肝木易乘脾土,以少量的柴胡,引肝经之相乘,可谓四两拨千斤。当归旨在活血,使其补而不腻。陈皮健脾助运,使其补而不滞。通方合用,妙在升举脾气,不滞不腻。脾胃虚弱者,不良老少皆宜,重在加减。体质湿热者,或寒气较重者酌情使用。 |
|
来自: 蓝精灵fxo0akp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