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被热炒估值已全面高企 无基本面支撑的“流动性溢价”恐难持续

 静思之 2019-07-25

看天下公司

阅市场风云

    由于科创板的发行市盈率本身就是市场化的,再经过上市后的暴涨,目前估值已经全面高企。同时,与各家科创板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提到的可比A股上市公司相比较,多数公司业绩增长的情况并不足以支撑平均一倍以上的溢价。

    吴晓兵/文

    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上市,科创板的概念和特殊交易机制引发了市场的炒新热情,25家公司首日均较发行价大幅上涨,盘中波动巨大。

    由于科创板的发行市盈率本身就是市场化的,再经过上市后的暴涨,目前估值已经全面高企。同时,与各家科创板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提到的可比A股上市公司相比较,多数公司业绩增长的情况并不足以支撑平均一倍以上的溢价。

    当然,A股的“流动性溢价”由来已久,无论与海外的美股、港股上市公司相比,还是与内陆的B股、新三板等不活跃市场相比,A股估值偏高一直是常态。

    而现在,科创板竟然造成了A股市场内部的“流动性分层”,科创板在A股原有的估值机制下,进一步享受了更高的“流动性溢价”,更有数家从新三板退市后转上科创板的公司在流动性层级上连跳两级,由无人问津一举变为炙手可热,估值暴涨5-10倍,而基本面并无太大变化。

    然而,科创板毕竟只是A股中的一板,科创板与其他板之间的巨大估值差距,恐怕无法像A股与海外市场估值差距那样长期持续下去。以科创板的光峰科技为例,2019年预期市盈率为62.76倍,而可比的中小板上市公司鸿合科技也是才上市几天的新股,但2019年预期市盈率只有20.20倍,这种悬殊的估值关系在资金打通的A股市场内部很难长期存在下去。

    历史上,中小板、创业板都曾在一定阶段享受对主板的“流动性溢价”,但也都走向了估值回归。科创板在交易机制上虽然不同,但仅凭交易机制的优势和上市初期高风险偏好投资者的炒新热情,是无法将科创板高估值维持很久的,最终还是要靠公司基本面说话。

    最后,科创板资金量上的门槛和交易机制、新的科创板概念,造成科创板开户投资者中高风险偏好的人所占比例远高于A股整体,带来了上市初期的交易活跃和估值“繁荣”,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高风险偏好的资金在短期内被过度消耗,一旦风险偏好受获利能力连累下降,“流动性溢价”的情况就会逆转。届时,仅有300多万开户者这一事实所包含的市场脆弱性将显现。

---------天下公司---------

《天下公司》是《证券市场周刊》旗下新媒体产品,主要关注上市公司经营、财务、管理、交易、法务等各类公告及相关信息。资本市场波诡云谲,公司经营不一而足,交易手段变化多端,信息披露纷繁复杂,《天下公司》以公开信息为切入口,以专业知识为支撑点,深入浅出,见微知著,力图以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为投资者和全社会揭开上市公司运作的层层迷雾,剖析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