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虚、阳虚、阴虚,傻傻分不清楚?你需要的梳理来了

 温暖中医 2019-07-26

中医是我们传承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汇聚而成的传统医学,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中医所倡导的养生理念也正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许多人会在家中根据自己的身体表现来进行健康判断,是气虚、阳虚或是阴虚,从而有针对地进行饮食等调理!但是更多的人却依旧对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判断一头雾水。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理一理这三者的各自表现吧!

气虚

气虚,又称气不足,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致气的亏损,从而使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减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由于气具有推动、固摄、气化等作用,所以气不足的时候,往往表现为推动无力、气化不足、固摄失职等异常改变。

气虚的症状主要出现在脾、肺、肾以及心等脏腑中,由于各脏腑的功能不同,所以它的具体表现也会不同。

脾气虚 则运化无力,可见食少便溏、全身消瘦、四肢无力等症状;

肺气虚 则呼吸功能减退,无力宣降,可见声低懒言、动则气喘等症状;

肾气虚 则不能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可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呼吸浅促、呼多吸少等症状;

心气虚 则难以有效地鼓动血脉,安养心神,可见心悸气短、神疲体倦、脉虚无力等不适症状。

人参
阳虚

阳虚在中医病机中称为“阳偏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阳气虚损,机能活动减退或衰弱,温煦减退的病理状态。“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阳气不足则不能制约阴气,表现出阴相对偏盛的虚寒性病理变化。

阳气不足以心、脾、肾三脏较为多见。

心阳虚 则温化无力,虚寒内生,出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气短自汗、畏寒肢凉、神疲乏力、面色晄白或面唇青紫等症状。它是心气虚进一步发展或是其他脏腑病症波及心阳而来,相比于心气虚的偏于疲乏,心阳虚畏寒肢冷等寒性表现更为明显;

脾阳虚 则失于温化,阴寒内生,出现食少便溏、腹痛绵绵而喜按喜温、四肢不温、面色少华、口淡不渴、小便短少等症状。脾阳虚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或因过食生冷,损伤脾阳,或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可通过畏寒肢冷、脘腹隐痛喜温等寒象表现来与脾气虚进行鉴别;

肾阳虚 则机体失去温煦,出现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频多、头目眩晕、五更泄泻、阳痿早泄、宫寒不孕等症状。多由于素体阳虚,老年体衰,久病不愈,房事太过,或其他脏腑病变伤及肾阳而致。

益智仁
阴虚

阴虚在中医病机中称为“阴偏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导致阳气相对偏盛,机能活动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阴液不足,阴不制阳,则表现为阳气相对有余的虚热性病理变化。

阴液不足以肺、肝、肾三脏为多见。

肺阴虚 则虚热内生,出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咽干口燥、潮热盗汗,形体消瘦等症状;

肝阴虚 则阴液亏损,肝失濡润,虚热内扰,出现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胁肋隐隐作痛、两颧潮红、虚热盗汗、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等症状;

肾阴虚 则阴液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扰,出现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腰酸膝痛、失眠多梦、内心燥热、男性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性经少经闭、崩漏等症状。

阿胶
是不是看着有点眼花缭乱之感?简单的梳理就已经有如此多的不同,由此即可略窥中医的博大精深。在进行内调的时候,大家可以对着症状,对号入座,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