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生卒年未详),南宋画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北宋宣和时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供职画院(1162年-1224年),所画作品生动而富有神韵,用笔严谨而无拘束,工细与粗放结合,形成一种新的风格,为南宋花鸟画转变画风时的典范。 一、《雪树寒禽图轴》,娟本设色,纵116.2cm,横53cm,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雪树寒禽图》画空旷的郊外,竹林微雪,一只伯劳鸟栖息在积雪的树枝上,显示出严寒气氛中飞禽特有的神态。画面仅幽篁一簇,老棘一枝,枝上一羽寒鸟,其下一坡,简约的构图更显示了大自然的空灵与广阔。画家用工笔画翎毛和粗笔画树石相结合的方法,来达到对客观对象不同物性的描写。树枝的坚实劲挺,恰恰与寒鸟柔润松和的羽毛形成鲜明的比照,真切、自然而充满情趣。 二、《枫鹰雉鸡图轴》,娟本设色,纵189.4cm,横210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枫鹰雉鸡图》画山间一棵古枫拔地而起,老干虬枝,枝叶繁茂。枯枝上一只苍鹰正侧身窥视草丛中惊慌逃窜的雉鸡,画面气氛紧张激烈。画面上的山石树干用笔粗重,辅以浓墨皴染,其阴阳向背,都交代得十分清楚,刻画精细。枫叶、草丛以细笔淡色勾填。鹰、雉鸡采用没骨画法,羽毛刻画细致,神态生动。整幅画笔法苍劲老辣,既有徐熙花鸟画的风骨,又有院体花鸟画勾勒之妙。 该画构图新颖,独具匠心,图中树石自右向左斜上发展,其左边线和画幅底边正构成一个锐角形,既加强了苍鹰进击的气势,又把观者的视线集中在雉鸡身上。画面宏大,是传世宋画中罕见的巨幅作品。 三、《风雨归牧图轴》,娟本设色,纵120.7cm,横102.8cm,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风雨归牧图》绘两牧童沿柳岸归牧,风雨大作,柳枝、丛芦在风雨中摇荡。牧童策牛逆风徐行,一牧童披蓑衣俯身紧拉住斗笠,另一牧童的斗笠被风吹落。画家善于从江南乡村常见的景象中挖掘出美感,非常富有生活气息。全图用笔工细严谨,牧童的神情、水牛的憨态也都描绘得很真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