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止痛,你的功力修炼到了第几层?

 呵呵8909 2019-07-26

在我国,针灸在许多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运用十分广泛。许多老医生说,以前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药品也比较稀缺,所以只能活用一手针灸技术,而且临床疗效好,许多病人都仰仗它。如今针灸的疗效也依旧不减当年。

普通人的想法是,找到穴位,学习针灸似乎就能快速上手,但最后止痛效果怎么样,不同的医师就有不同的疗效。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的主任医师庄子齐教授,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针灸,在师承全国老中医药专家赖新生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常见痛症,遵循针灸治疗疾病的总的原则——平衡阴阳,融汇古今地独创了“通经络、通脏腑、通元神”的“三通针法”。

🔺三通针法的形成

调和阴阳·通经络

针灸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根据人体经络进行取穴,加上独特的针灸手法,所达到的治疗效果亦是显而易见。

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循经取穴常以经络为依据。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经络通调有多重要呢?《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强调了经脉运行通畅的重要作用。

经脉不通,其病因无外乎外感和内伤。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犯人体肌肤经络,而致经络气血阻滞导致疼痛。庄教授认为,其病位表浅,故可通过循经取穴以疏通经络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现在许多人都知针灸通经络,却很少有人会提及调阴阳。《黄帝内经·根结》当中就有强调,“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庄教授上课剪影

人体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协调,阴阳失调,导致机体功能活动失常,气血失和,经脉不利,脏腑功能紊乱而诸证百出。因此治病的根本在于“平衡阴阳”。

《内经》将针灸师分成三类,“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这里所说的是,医术高明的医生能够调理阴阳,使之平衡。一般的医生常常扰乱经脉,低劣的医生则有可能耗绝精气而危害生命。可见知经络,不可忽视调和阴阳。

三通针法,突破了以往沿用的四肢经穴即为循经的局限,采用背部督脉腧穴配合腹部任脉腧穴治疗痛证,庄教授正是立足于对脏腑阴阳之气不平衡的状态进行调节,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辨证基础上的循经取穴方法。

任督二脉图

以任督二脉为中心,从经脉循行的角度看,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行于后正中线,为“阳中之阳”、“阳脉之海”;任脉总任全身之阴,行于前正中线,为“阴中之阴”、“阴脉之海”。

二者都是胞宫,与脑紧密相连。构建了头腹两大取穴区域前后两线取穴平面的空间充分发挥奇经八脉中任督二脉的经络治疗优势以调节阴阳。

三通针法:通任督脉的简单举例

俞募配穴·通脏腑

人体想要保持健康,一个大前提就是五脏六腑安和,因为脏腑是气血生化、纳藏的场所。

脏腑气血亏虚,肌肉、筋骨等失去濡养,故“不荣则痛”。脏腑气血阴阳亏损,气机运化失常,痰、饮、瘀血阻滞,故“不通则痛”,病位较深。

脏腑针灸治疗以疏通脏腑气血为原则,辨证取穴,达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的目的。

《灵枢﹒卫气》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说明了脏腑之气可以通过气街与其俞、募穴相联系。

背俞穴歌诀和所在膀胱经位置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腰背部的一类穴位,属阳。其治疗特点为扶正补虚,“逢虚必补俞”,偏治脏病。

而募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胸腹部的一组穴位,属阴,其治疗特点是偏于祛邪泻实,可通调脏腑,行气止痛,偏治腑病。

《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即说明背俞穴可治五脏病证。

临床上常常将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应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称之为“俞募配穴”。《素问﹒奇病论》载:“口苦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即是最早记载的俞募配穴法的具体运用。

俞募配穴,加原穴、合穴、郄穴等

取经配穴·通元神

人们鲜少关注针灸当中的调和阴阳,其实不然,针灸在治疗痛症的过程,通神的作用亦是许多人所忽视的;'神'是针灸防病治病之关键。

现代医学认为,疼痛是大脑产生的感受,影响人的情绪。感受、情绪属中医“神”之范畴,故中医理论认为疼痛与神不安相关。可见“安神”在痛证治疗中的重要性。

脑为元神之府、又为奇恒之腑,与经穴治疗效应密切相关,无论是内脏的疼痛还是经络的疼痛均由脑所控制,从中医角度来讲,就是脑主元神,五脏六腑及经络均由脑所主。故而庄教授的三通针法重在通元神。

重视针脑部诸穴是三通针法的特点之一。

三通针法:通元神

针刺麻醉真的存在吗?

通元神类似于“中枢镇痛”的作用。过去也有针刺止痛、针刺麻醉的例子,被众人传得神乎其神。许多针灸人在学习针灸的程当中也都会由此疑惑——针刺麻醉真的存在吗?对于这一问题,庄教授是怎么作答的。

病案一例

欧某,女性,28岁,白领。

2019年2月19日 初诊

主诉:右侧腰骶疼痛,伴右下肢麻木疼痛半月余。

现病史: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骶部疼痛,放射至右侧大腿后侧及腘窝部疼痛伴麻木,咳嗽症状加重,腰部活动受限,无头晕头痛,无双下肢乏力。納可,眠差,入睡困难,二便调。有腰部外伤史。

查体:腰部生理曲度变直,L5/S1棘突间压痛,左直腿抬高试验 70°(-),右直腿抬高试验 60°(+) ,加强试验(+),坐骨神经牵拉试验(+),4字试验(-),病理反射(-),双下肢肌力、皮肤感觉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弦。

辅助检查:腰部CT:腰4-5椎间盘膨出;腰5-骶1椎间盘向右后突出0.7cm,硬膜囊受压明显。

MR结果

诊断:中医诊断:痹病(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法:通络止痛、行气活血、通督调任,三通针法治疗

处方:

通经络:

通任督二脉:大椎(下病上取)、命门、腰阳关、列缺(通任脉)、后溪(通督脉)、中脘、气海。

通太阳、少阳经:委中(合穴)、外丘、金门(郗穴)。

通脏腑:肾俞、膀胱俞。

通元神:百会、印堂、神门。

手法:补虚泻实,头部穴位平补平泻,补阴泻阳,委中刺血,隔天一次。

共治疗3次,患者腰骶部疼痛及右下肢麻痛症状基本消失。同时嘱患者休息,适度功能锻炼,避免久坐及搬运重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