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特别羡慕班里的某位同学 平时看他不怎么学习、背课文 早晚自习睡觉的也是他 但,每次老师点名让他默写背诵 答的最顺利的… 是他!还是他! “你是不是过目不忘!难道半夜偷背书??” “真不是,记忆也是有方法的。”不骗你,是真的有方法!! 据传,定桩记忆法最早由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发明,作为一名喜好四处游学的辩论家,他脑海中要储存足够的事实、典籍、数据,这样在辩论的时候才能使言论更有说服力和无懈可击,亚里士多德就擅长用宫殿的柱子作为定位的记忆方法。 所谓的定桩记忆法,就是将一系列有一定秩序的事物作为记忆的钩子,用某种逻辑把这些事物和需要记忆的内容联系起来,每当想起这些事物,就对应地想到要记忆的信息。 下面我们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学习几种简单易上手的定桩记忆法: 一、人物桩人物桩算得上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桩子,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出很多真实的或者虚拟的人物。熟悉的人物可以作为记忆的桩子,小说、电影里面的虚拟人物也可以用作桩子,也可以用各个领域的名人,更可以用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 我们可以把这些人物排好明确的顺序(一般按照出场顺序、地位高低、实力高低、年龄大小、关系远近等等),当我们要用他们作桩子来记忆某些信息的时候,就按顺序从这些人物开始,把相关的信息一个个联结起来。 回忆的时候,我们只需按顺序把这些人物回想一遍,就能够准确无误地把信息回忆起来。 例如:我们可以选用《西游记》中的八个人物组成一套人物桩: 第一个——如来佛。 第二个——观音。 第三个——太上老君。 第四个——唐僧。 第五个——孙悟空。 第六个——猪八戒。 第七个——沙僧。 第八个——白龙马。 这样,一套桩子就出来了,当然,你可以继续联想拓展。不过,有一点必须强调,那就是要将人物桩非常明确地排好顺序,不能把顺序搞乱,更不能把人物搞错,否则,记忆就会出现混乱。 和身体桩比起来,人物桩有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可以无限拓展,当然,一次不需要找太多,可以先找几套备用,其他的可以根据内容当场发挥来找。 值得再次强调的一点是,所选用的桩子必须非常熟悉,而且桩子的排列顺序必须非常清晰,这样,才能够达到有序存放记忆资料的目的。 二、身体桩身体部位是最常用的“桩子”种类之一,因为我们对身体部位的熟悉程度十分充分,甚至可以直观地看到或感受到,这首先免去了我们记忆“桩子”的工夫。 例如我们用身体部位定桩法来记忆王安石变法的影响,记忆内容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使农户所受的剥削有所减轻;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的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使用的身体部位分别是头、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头——豪强在当地就像土匪头子一样,对人民的牵制作用很大,从头就联想到了豪强地主,可以结合拍打头部的动作,更加生动形象; 眼睛——农民获得了好处,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因而跟眼睛有关系; 鼻子——农业在当时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和基础,而谚语“牵牛要牵牛鼻子”说的也是寻找牛的关键部位,由此两者可以连接起来; 嘴巴——嘴用来进食和摄入营养以维持人身体的运作,就像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维持国家的运转; 耳朵——耳朵可以代表获取信息的感官,守边需要保持顺畅及时的讯息来源,这和西北边防就联系在一起。 想不到的时候就拍拍头、眨眨眼、摸摸鼻子,这样是不是就很好记了呢! 三、地点定桩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选用的“桩子”多,适宜记忆繁杂多样的内容,当然对熟练程度也要求更高。举一个简单的场景——最常去的一个公园,用来记忆李煜的《虞美人》。 公园门口有一个大花坛,春天的时候花团锦簇,时常有人坐在旁边聊天赏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往里走会看到几栋小阁楼,风吹过的时候挂在屋檐的铃铛会作响,晚上月光洒下也十分好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继续前进就到了有着精致花雕的白桥,近几年刚刚翻修过——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最里面是一条人造河流,但因为人们不注意保护,水质非常不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除了这三种,还有很多可以用作“桩子”的物件,如标题、数字、扑克牌或者麻将花色等等,一般选用的桩子必须要自己足够熟悉或者很容易想起、不能够有大的变动、体量和所记忆的内容多少相对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良好的“桩子”选取是定桩记忆法成功的一半,当然也需要更多的练习、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样下来,人人都可以是拥有宏大“记忆宫殿”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