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溯芳斋钧瓷的发展历程

 溯芳斋建盏 2019-07-26

陶器的制作起源早于茶的发现,茶的发现早于瓷的发明,茶文化与陶瓷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现代人在追求古人雅致生活方式时,或许就从一杯茶、一把钧瓷壶开始。

在当今钧瓷界,以钧瓷壶为代表的钧瓷茶具早已成为钧瓷行业的明星产品。

“美食不如美器”历来是中国人的器用之道,从粗放式羹饮发展到细啜慢品式饮用,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

饮茶之风兴于唐朝。至宋朝,原先在文人、僧人和道士中间流行的饮茶之风迅速蔓延,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与饮茶之风的兴盛有着同样的时间点,在历史的更迭中逐渐交织。

茶具是茶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重要的载体,为我们解读古人的饮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市场上的茶具种类繁多,奇形怪状、琳琅满目,有钧瓷壶、陶瓷壶、铁壶、紫砂壶、玻璃壶等。但与其他普通茶具相比,钧瓷茶具更胜一筹,既提升品味,茶香得到更好的散发,还有其他很多种用途,不光只是用来喝茶这么简单。

釉色一般、较为普通的中低档钧瓷茶具,价格相对较低,很是实用。

普通老百姓可以选择其作为日常品茶茶具,不仅美观,又有提升品味的作用。

釉色完美、灵动的高端钧瓷茶具,是窑变过程中比较难得的,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釉色灵动变化,使得每套钧瓷茶具都有自身独特的色彩魅力,收藏价值远大于使用价值。

可以作为艺术品收藏起来。亦或馈赠亲朋好友,也不失为佳选。

钧瓷茶具釉色窑变的千变万化,即使不用来品茶,平常摆放在茶台、几案,美观大方,也可作为精美的陈设品。

在唐代,禹州的钧瓷多烧制黑、褐釉高温窑变花釉瓷器,这类乳光釉器是在器物表面先施普通的黑釉(底釉),再加涂面釉,烧成后就形成黑底白釉或乳蓝斑的花釉瓷。

同时也有全部施白釉的器物。部分现代文献及一些当代学者又称这类花釉瓷为“唐钧”。

当时的三足盘、双系罐、四系罐、饼足碗等均为唐代的煎茶用具。

而在北宋晚期的钧瓷为御窑,其产品,做工细腻,器型大气而精美,釉色除天青、天蓝之外,整体器物的釉面表现出红、紫及其五彩斑斓的多色釉。

虽主要器型为陈设类摆件,不过也在钧台周边发掘出土了方流扁壶,鸡心壶等茶酒共用器具。

金元时期的钧瓷依旧在持续发展中,这个时期生产的钧瓷为民用瓷,除少数精品外大多数产品较为粗糙,器型为生活用品居多,胎质厚重,釉质较为粗厚,底部釉滴较多,釉面棕眼大而多。

元代是中国饮茶方式承上启下的朝代,点茶法逐渐消亡,散泡茶逐渐兴起,钧瓷的主要器型碗、碟、壶等都是当时的饮茶器具。

明清时期的禹州主要生产日用陶瓷,明代早期,禹州民窑钧瓷生产仍有一定的规模。其主要器型是日用瓷的碗、盘、执壶等。

明代景德镇的仿钧生产十分突出,其中祭红釉僧帽壶、鸡心壶是其代表作品。清朝早中期禹州钧瓷是否断烧仍有争议。

在清末时,神垕卢氏、郗氏、王氏家族等陶瓷艺人开始研究仿宋钧瓷生产。生产的器型也是钵、洗以及日用碗、碟、壶等。

90年前后是钧瓷日用瓷的大发展时期,钧瓷的新工艺研制成功,使钧瓷茶具、酒具、餐具等具有了批量生产的可能性。溯芳斋建盏商城

至现在二十一世纪时期,神垕的各位手工艺大师已经可以制作出精致的茶具,釉色之多更是称得上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

生活成就器物,器物服务生活。“钧瓷艺术走入大众生活,是现代钧瓷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古代文人和士大夫阶层高雅、精致的生活方式。

钧瓷作为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能够让现代人体验到与古人类似的生活情趣。“以前喝茶是为了止渴,后来茶文化改变了人们的喝茶方式。一种艺术在诞生之初,都是从用开始,后来才逐渐有了满足精神享受的作用。

亲手养一把精美的钧瓷壶,其壶身随着岁月的流逝悄然开片,釉色慢慢变的温润,也是一种视觉上与心理上的满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