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三国里最“虚伪”的忠臣孝子,成功骗过诸葛亮伪造经典跳槽案例

 泰荣林黑皮 2019-07-26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跳槽就能加薪,这是现代很多年轻人坚信的职场法则,早在1800多年前,诸葛亮的举荐人徐庶,就已经通过自己的跳槽经历警惕了世人。

在21世纪的今天,你是否正在动着跳槽的心思?而这一切,真的就能如你所愿吗?

《三国演义》记载,徐庶的母亲被曹操绑架,徐庶救母心切被迫前往曹营,离别之际,留下豪言壮语,“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献一计”

徐庶

事后,徐庶果然在曹营默默无闻,既实现了自己诺言,也奠定了忠臣孝子的形象。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三国志》等史书对此虽然描述不多,但是,我们还是在这些只言片语中找到了蛛丝马迹,一桩非常有趣的职场案例,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线索一,据《诸葛亮传》记载,徐庶并没有收到曹操的劝降书,而是在得知母亲被俘之后的第一时间就提出了辞职。

曹操

线索二,徐庶离别时只说自己内心方寸大乱,无法再继续辅佐刘备,也并没有做出“不献一计”的承诺。

线索三,《魏略》中记载,徐庶在魏国二十多年,官至右中郎将,虽然就只是个中层干部,但是也从侧面说明徐庶在魏国是认真工作的。

这种种迹象,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也许徐庶并非是被动投降,而是主动跳槽

可这样一个刘氏集团的核心成员,在当时也算是个名士,怎么跳到曹操的阵营就只做到中层,没被重用呢?其实,这就涉及到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理论——“禀赋效应”

刘备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理查德·塞勒。他的观点是,当一个人一旦拥有了一件物品,他对这件物品的价值的评价要比拥有之前大得多。

通俗来讲,捡到一百块钱顶多让你开心一两个小时,可如果丢了一百块钱足以让你郁闷一天。同理,企业的领导者往往会认为:失去一名员工所带来的痛苦,要比得到一名拥有同样技能的员工所带来的快乐更大。

因此,在客观价值同等的情况下,留在同一家企业,比跳槽去另一家类似的企业,所能获得的价值认可更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