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一位和李白齐名的诗人,喜欢在墓地作诗,年仅27岁去世

 昵称65122151 2019-07-26

唐代诗坛和政坛一样,都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细数那些独领风骚的诗人,他们的风格迥异,归宿也大不相同。诗仙李白豪放不羁,选在一处山头逍遥半生,杜甫沉郁多年,最后在茅草间郁郁寡终~~诗人的命运大多充满了戏剧色彩,而唐代还有这么一位和他们二人齐名的诗人,他写诗和主流风格风牛马不相及,做人比李白偏执、比杜甫豁达, 他就是唐代奇葩的诗人李贺。彩世界APP客户端下载

李贺奇葩的地方有两点:一他长相奇特,一般丑的诗人见着他都不敢自称丑,李贺的丑给人一种面目狰狞的感受,不少小传里是这样描绘李贺长相的:老鹰鼻、一字眉、身体又柴又瘦,宛如一具行走的骷髅头。二他长得面目狰狞也就罢了,他的写诗风格也朝着长相靠拢,他不写山水、不写人情冷暖,就爱写那些骇人听闻的事情,他有个外号叫"诗鬼",果然名不虚传,他就爱关注些民间关于鬼的奇闻,他写这东西和蒲松龄一样,都达到了身临其境的地步,读他的诗,仿佛提前几百年看到了《聊斋志异》,那一个个幽怨的故事有情有义,还很真实。

李贺的创作灵感来自哪儿?说出来可能你不信,李贺经常趁着夜色正浓,跑到自己村后面的坟头去寻找灵感,他喜欢在堆满白骨的墓地前编篡故事,如果墓地的主人是位女子,他会编织出妾身有情郎薄情的大戏,自己在脑子里想象这位女子的生平经历,灵光乍现时,他会在阵阵哆嗦中享受灵感喷涌的快感,李贺的文笔特别有画面感,如果他出生在现代一定是位鬼才编剧。

李贺还有点异于常人的地方,他活到27岁,几乎从未近女色,实在按捺不住荷尔蒙了,就靠埋头创作分散精力。在李贺自传里,基本没有记录他的爱情,古人爱作诗回忆自己年少时给予春思的初恋,文辞露骨,饱含暧昧。李贺没有,他对男女之事只是远距离的张望并不敢近距离的亵弄,他像一个睿智的禅师一样,早就预料到爱情并不珍贵,他不近女色,并不意味着他的生命里没有女主角,他诗中的女主角就是像鬼母、女巫这些诡异、阴森的创作形象,我大胆猜测李贺存在什么心理阴影,要不然也不会在游赏苏州小亭时,忽然产生恐怖的念头,现在读起他那些诡谲的诗篇,还是会让人心有余悸。

李贺一个热血方刚的男儿怎么会对爱情提不起兴趣呢?难道是因为长相不过关,被女人深深伤害过?其实从李贺孤傲的处世作风来看,他是不可能为情所伤的,他之所以不谈恋爱,跟他身体不好有莫大关系,前面说了李贺瘦弱的都快媲美纸片人了,而且他还多年卧病在床,底子不好,要不然也不会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就白了头。

提起李贺的白头发,就要说起他不为人知的陈年往事了,李贺之所以会在青年时白头和他一场由喜变忧的人生境遇有关。别看李贺写诗的风格怪异,人家写起正统的诗来也是文采斐然,独辟蹊径。当时前方战事吃紧,李贺也开始忧国忧民起来,他写了一首想象力丰富的战地诗,把狼烟、烽火描写的仿佛近在眼前,这首诗让韩愈看了以后,大呼这是个奇才,于是急忙把他召来,想看看这个青年才俊什么样,李贺的相貌把韩愈吓了一跳,他接下来的表现让韩愈刮目相看,韩愈问起李贺的志愿是什么?病怏怏的李贺突然精神抖擞,他想像吴钩那样驰骋疆场,报效祖国,奈何他一身病躯,无法上战场浴血杀敌,拥有雄心壮志的李贺备受韩愈赏识,他把李贺留在身边做文书,并给李贺的未来指明了道路—考取进士。

李贺遇到伯乐,性格也不再那么阴郁消极,他开始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在案堂上奋笔疾书的写公文,以他的才华,如果不是时运不济,肯定会在仕途上一展雄风,可惜他因为自己父亲的名字犯了考试大忌,"晋"和"进士"相冲,他就不具备考进士的资格。

韩愈为此和主考官争执,怎能因这点迂腐之念,断了一位青年才俊的前程?韩愈如何吐槽,也动摇不了這点封建迷信,此刻经受了大起大落的李贺,向恩人拜别后,也准备离开长安,回到自己的家乡,他回想自己怀着滚烫的心情初来长安时,那恍如隔世的快乐,阵阵悲痛袭来,有仰天长叹:如果上苍有感情,也会因为心痛而衰老吧!李贺说完这席话,头发就陆陆续续变白了,长安花开的多美多烂漫,他都无心欣赏,他只想快点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经过亲人的劝解,李贺参透了人生的境遇,可他那颗建功立业的心还没磨灭,几年后的冬天,他被好友推荐入了伍,在军队里担任起草公文的工作,李贺一直想上战场建功立业,他做不到,姑且就写些慷慨激昂的诗句来振奋军心,李贺跟随军队跟敌军鏖战了半个年头,等到作战阵营再次转移时,他的身体吃不消了,身体严重抱恙,只能被遣送回家了。

李贺与其是说回家养病,倒不如是他预知到了自己生命的结局,想在弥留这几日回家做些什么,李贺回到家后又开始坚持他的老本行—作诗,他每天骑着毛驴去山间采风,回家就整理灵感把他创作成灵感,他害怕那些好不容易迸发的灵感转瞬即逝,经常废寝忘食的写诗,母亲看着李贺日渐憔悴,劝他别把心血用在这上面了,可他依旧是不听,非常偏执的写诗、整理诗集。

都说诗人生性敏感,对自己的命数早已知晓。李贺或许知道他的人生将会定格在27岁,所以他在最后这几年,选择上战场为国效力,也许他也知道在家乡这段时间,是他最后的弥留之日,他才会把最后的精血全部倾注在作品上。

参考资料:《辞海》《新唐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