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理道53号 张纪正旧居 传奇夫妻的洋楼往事

 爱天津的哲理 2019-07-26


倾听城市的声音

我是老马

每天5分钟  带你看小洋楼

建筑特色这是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英庭院式3层楼房,砖木结构,清水砖墙,坡瓦顶,大屋檐。室内设施完善,菲律宾木地板和楼梯,有欧式壁炉,天花板有灯光灰线,三槽窗,房屋规整,设施完善,环境幽静。

张纪正(1905—1984),山东潍县人。初在济南齐鲁大学读书,1928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学医,获博士学位。1931年至1937年在协和医学院担任院医师、副教授。曾在1933年长城喜峰口等地从事抗日救护工作。1937年赴美深造,擅长胸外科,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1940年回国,任协和医学院外科主任。著述颇多,在医学界德高望重。

陈必弟(1915—2006)出生在加拿大的温雷帕克市,7岁时随全家移居美国的俄勒冈。1933年至1938年在奥尔根大学学习,其间以交换生的身份于1936年至1937年到中国广东的岭南大学学习。返美后,于1938年毕业于奥尔根大学。1940年10月,随张纪正来到中国。自1983年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历任第六、七、八、九、十届政协委员。

1

传奇夫妻的洋楼往事

张纪正与陈必弟这对传奇夫妻所谱写的爱情故事,应该是回荡在小洋楼里最温馨、最华美的乐章。在近半个世纪的执手中,他们不但彼此扶持共度人生起伏,也用自己的身份与努力写下了一首国际友谊的赞歌。

但今天要讲的,是他们各自的两个小故事。这两个故事,主题不同,内容各异,但却能让我们从中体味到存在于这对夫妻身上的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真诚与执著。

2

清洁工妙手治顽疾

五大道上居住过的医生有很多,外国人也不少。但由中国名医与外国友人结为夫妻的,或许只是曾经居住在大理道41号的张纪正和陈必弟夫妇。作为一名著名的胸外科专家,张纪正曾在战乱年代来到天津,与同仁共创天和医院;并在1941年成功地进行了我国(也是亚洲)首例“左全肺切除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切除左全肺获得成功的医生,被誉为“亚洲第一刀”;而陈必弟的一生更是充满传奇色彩。这位出生于加拿大、在美国长大的女学生,因在美国结识了张纪正,随后便义无反顾地跟随丈夫来到中国,在天津安了家。此后,她便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根”,不但在中国长期从事翻译和教学工作,还加入了中国国籍。并在丈夫辞世、儿女移居美国后,依然坚守在中国生活。2006年陈必弟去世,至此,她在中国生活了近70年。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天津医学界,张纪正的名字代表着权威和精湛。因曾成功地进行了我国首例“左全肺切除术”,张纪正的名字传遍了祖国医学界。上世纪五十年代,张纪正组建了天津市第一结核病防治所,并担任院长。在这里,他吸收先进经验,研究出了对结核病行之有效的治疗途径。随后,他又进入天津胸科医院,担任胸外科主任。然而,一场政治风暴却波及到这位名医,他先是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接着,在“文革”中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1963年,当时正在马场道上的河北大学数学系任教的王振东左手腕鼓起了一个包,越长越大,还越来越硬,由于压迫神经,他的左手臂已感到发麻。于是他便在一家医院进行了门诊手术切除,留下一条长约2厘米的疤痕。过了一年左右,在原刀口附近,那个包又复发,再去医院做了第2次门诊切除手术。又过了一年左右,第3次切除了这个包,就这样在左手腕的小指一侧,王先生先后留下了3条2厘米左右的手术疤痕。

谁知到了1966年的秋天,王先生的包又故态复萌,一天中午他再去这家离河北大学不远处的医院外科就诊。因正是午休时间,大夫还没上班,只有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在诊室打扫卫生。这位老人问王振东看什么病,王先生便叙述了三次手术、现又复发的情况。老人对王先生说,这病他会治,只是不知道王先生敢不敢让他看。王振东当即说敢!这位老人在看过王振东三次门诊手术的病历后,就画了发病原因的示意图,讲了其中的原理,并告诉他就是再次手术,仍然会复发,但只要用右手去揉它,揉揉就会软了,慢慢会好的,不必再做手术。

按照这位老人说的办法,王先生用揉的办法治愈了左手腕的包。事后,王振东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者就是我国著名外科权威张纪正教授,当时被“文革”剥夺了医疗的权利,被分派打扫卫生。多年过去,如今,王先生每当看到左手腕留下的那3条手术疤痕,就会想起在诊室打扫卫生的那个老人。那时,那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尽管处境低微,眼中却依旧有着认真和执著的光芒。

3

华籍美人固守中国

陈必弟1963年加入中国国籍,这是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的,从此,陈必弟成为华籍美人。她的儿子张博道回忆,从那以后,陈必弟总自称是“滑稽美人”。

陈必弟是位勇敢的西方女性。1936年至1937年,她以交换生的身份到中国广东的岭南大学学习。1937年抗战爆发,她结束在岭南大学的学习北上,从香港经上海、南京,到达北平。由于卢沟桥事件的发生,陈必弟滞留北平,亲眼目睹了一批批与日本侵略军英勇作战而负伤的中国军人无人护理的惨状。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她参加了外国团体组织的伤员护理工作。为了让世界了解日军暴行,陈必弟秘密买下美国记者在沦陷区拍摄的日军残杀中国人的照片,冒险将它送到美国,其中有一张登在美国的报纸上,这引起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命运的强烈关注。她返美后,结识了中国留学生张纪正,后结为夫妻。1940年10月,陈必弟随张纪正来到中国,在天津安了家。

在天津安家后,陈必弟接到美国领事馆的函电,安排她全家离华回美工作,并承担一切费用。她立即到美国领事馆表达了她的留华意愿。后来,她进入天津的津沽大学教英语。在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过程中,她曾多次捐款。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陈必弟调到北京外文出版社,担任英语改稿工作。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张纪正和陈必弟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1979年,几个孩子都想到美国去闯荡闯荡,就决定去申请美国护照。按当时的规定,因他们出生时陈必弟还是美国国籍,所以他们很容易就能申请护照。但陈必弟当时却反对子女们出国,她希望几个孩子多为中国尽力。张博道回忆,当时母亲认识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官员,但却一直不肯告诉他们大使馆的电话号码,眼看申请护照的时间要到了,后来,还是张博道的妹妹把那个电话号码翻了出来,他们才和大使馆联系上。

在几个子女陆续在美国定居后,陈必弟虽此后多次赴美探亲,但却谢绝了子女和亲友的挽留,放弃了随时可以定居美国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直至辞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