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盆训练 | 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中的关键角色

 医路守候 2019-07-26

脑卒中偏瘫患者骨盆是怎样影响人体的?

偏瘫患者中该如何控制呢?

那么今天就来聊一聊骨盆这个关键角色吧!

骨盆结构(如下图)


骨盆是躯干和腹部对的底层,连接着下肢和脊柱,髂骨、耻骨、坐骨和骶骨构成。骨盆的力传递,由下图可见,落在腰髂连结的重力经骶骨、骶髂关节传至髋骨。站立时,重力经髋臼传至自由下肢骨,形成力弓。坐下时,则传递至坐骨结节,形成坐弓。说明了骨盆类似半圆形的拱桥或穹隆结构,从而分解了力的作用。

骨盆运动

从解剖结构来看,骨盆在人体的运动方向大致分为:前倾、后倾、旋转和倾斜。

骨盆前倾时,耻骨联合向前下转动,骶骨背面朝上转动。参与的肌肉有竖脊肌、髂腰肌、股直肌等;骨盆后倾时,耻骨联合向前上转动,骶骨背面朝下转动。参与的肌肉有臀大肌、腘绳肌、腹肌等。

骨盆进行旋转和倾斜时参与的肌肉主要有腹内外斜肌、腰方肌、腹直肌等

以上就是骨盆周围的解剖以及相关运动。从生物力学角度看,骨盆的运动会引起躯干和下肢的运动,同时躯干和下肢的运动也会引起骨盆的运动,所以骨盆在人的坐、站、走、跑等日常活动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任何不良的坐姿和习惯,如翘二郎腿,走路驼背,久坐,经常穿高跟鞋,座椅过矮等都会使骨盆处在一个错误的状态。长期以往的错误姿势和习惯,更会导致骨盆不正,脊柱侧弯,长短腿,同时也会引起膝关节和踝关节的不适。倘若您有以上这些错误的姿势以及习惯请及时改正哦,倘若您已经出现了相应的症状请及时请物理治疗师就诊。至于如何诊断及康复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接下来要谈一谈骨盆的运动控制在偏瘫患者中该如何应用呢?

偏瘫患者的骨盆控制

偏瘫患者的病理基础是上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导致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了上运动神经元的调控和抑制,因此脑血管意外后的下肢的康复治疗应以主要以功能位的肌肉控制为主。按照动态稳定的姿势发展顺序,对骨盆稳定性和运动控制能力的训练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首先来了解一下骨盆在行走中的变化

在一个步行周期中,骨盆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旋转、倾斜和侧方向移动。一侧骨盆向前方旋转时是同侧足跟着地期,向后旋转时同侧下肢处于支撑中期。同时下肢的摆动往往伴随着骨盆的倾斜(约为5°)。当骨盆向负重下肢移动时,这时候髋关节是内收的,骨盆会发生测方向移动。骨盆的旋转、倾斜和侧方向移动都会减少身体重心的过度转移,进而降低能量消耗。

再来看一下偏瘫步态

偏瘫患者的步行不仅仅表现在步行速度慢,还表现在步幅减小,支撑相延长,步行路径偏斜,躯干摆动,失去步行的对称和连续性等特点。要想减少这种异常模式,应强化患肢的控制能力和正常运动模式,同时还要加强患肢负重及负重下平衡能力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骨盆训练加强了其周围肌肉中

枢神经支配的随意程度和骨盆周围肌肉的肌力;强化整个骨盆各运动方式下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改善身体两侧下肢(健侧下肢、患侧下肢)的平衡能力。

骨盆运动控制的训练办法

仰卧位骨盆左右旋转的控制训练

坐位骨盆的左右倾斜控制训练

坐位骨盆前后倾斜的控制训练

如果患者能够站起,在站立位也应该进行各方向的运动控制训练。(没有Bobath球的话,患者把手放在双膝上也是能够完成的哦)

经过以上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对骨盆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不足的地方还望大家指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