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撞权臣被贬,治理地方有妙计,王阳明于困苦中得道

 饮膳道人 2019-07-26

中华文明悠久绵长,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有过无数的帝王将相,开明的、昏庸的、忠诚的、奸诈的,总总而生,林林而群。然而又有几人可称得通圣呢?人类,对于自身、世界、道理、人生的认知是有区别、有层次的,只有自身修养高尚,拥有旁人难以企及的超凡智慧,并对人类的发展、知识的进步、思想和生命价值观的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才配得上称为圣贤。圣贤之路会以何种方式开始?为求通圣又要付出什么?本期我们翻阅史料,简述王守仁的通圣之路。

王守仁画像)

王守仁,字伯安,籍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因曾经居住于会稽山阳明洞,所以自号阳明子。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的心学是集佛家、道家、儒家之大成的产物,是对明代及其后世,乃至今天都造成重大影响的哲学思想著作。正因为有这样的突出贡献,他得以与孔子、孟子、朱熹齐名,成功的走上了追求半生的圣贤之路。他的学术思想甚至传播至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历经万世,终究不朽。

(王阳明雕像)

王守仁的出身很好,他的父亲王华是当时南京的吏部尚书,在上私塾的时候他就表现出和其他学生的不同,当时正逢明军土木堡兵败,十二岁的守仁心里就有了学习兵法、报效国家的思想,后来曾经给皇帝上书献计策以平息叛乱。但他的父亲觉得他太过狂妄,教训了他,让他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守仁向父亲认错并提出了自己的新目标——做圣贤!王华气的暴跳如雷,在守仁十七岁的时候就安排他到南昌结婚,希望成家后他可以稳重一些。

(画像守仁格竹)

十八岁时他与夫人回归余姚的路上遇到了娄谅,娄谅告诉他想成为圣贤就要像朱熹一样“格物穷理”,守仁回家后就开始研究朱熹之学,他的选择是“格竹”,一连格了七天也没格出道理,于是他第一次对朱熹的言论产生了怀疑。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弘治十二年守仁考中进士。十七年,就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后得罪权监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当时的龙场属于未开化地带,在艰苦的条件下,他没有放弃,帮助当地建设,教授百姓知识,深受爱戴。

(王阳明《龙江离别诗》)

更具有传奇色彩的是,在这段时间里,他结合所读圣贤之书与自己半生遭遇竟然产生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正德四年官复江西吉安知县,后被兵部尚书王琼提拔,巡抚南中。在此期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提出的“知行合一”,带兵剿贼,运筹帷幄,未尝一败。正德十四年,宁王叛乱,王阳明带兵平叛,设计拖延宁王大军十日有余。待部队集结完毕与叛军激战三天,抓获宁王。

(王守仁行草)

嘉靖初年王华去世,王守仁回乡守灵,后创办书院讲学,广收弟子传播“心学”。嘉靖六年到广西平定叛乱,在天泉桥留下心学四句精要:“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广西叛乱结束后王守仁病重,在回乡途中离世,弥留之际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因平定宁王叛乱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隆庆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年间从祀于孔庙。

(天泉论道内容)

纵观明清两代历史,除王守仁外再无一人有此惊才艳艳,文治武功。他提出的心学,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瑰宝,至今都在被无数专家学者仔细研究,他留下的书法、墨宝中融入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在诸多对于他心学的评价中我认为冈田武彦的最为精准,他说:“阳明学最有东方文化的特点,它简易朴实,不仅便于学习掌握,而且易于实践执行。在人类这个大家庭里,不分种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实践阳明的良知之学。”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