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名高 ‖ 看着不爽,那就尽数毁了!

 lj0279 2019-07-27

 师贤斋随笔(十六)

作者:郭名高

      忠厚之人眼里无奸邪,孙膑的劫难缘于善良。出师之际,鬼谷子一再告诫他,庞涓绝非善类,一定要提防,切记不可将《孙武兵法》传之于他。遗憾的是,孙膑对庞涓并未设防,还暴露了兵法一事,进而埋下了祸根。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更何况,孙膑投魏直接威胁到庞涓的既得利益。孙膑总以为他与庞涓有八拜之交、同门之谊,会如范蠡与文种那样精诚合作、利国利民,这是良善之人的逻辑。那么,我们能否因为如此秉性易于吃亏而去为恶或处处提防他人呢?(2019·7·16)

        这一耽搁就是半月有余,今天总算可以写字了。
        前些日子参加了省书协备战十二届国展的活动,心想着这么多年没有投中国书协的展览,要不也玩一回。此事虽在计划之列,却因这次手术无法落实,眼下截稿在即,也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事实上,参与国展只能作为书法爱好者在某个阶段的努力方向,并非终极目标。国展的意义和弊端同样突出,尤其是它的局限性,与艺术本体尚存在很大的出入。倘若你深爱书法,又跨过了国展这道门槛,不妨听听灵魂深处的声音。
      下午,站着写了百十来个大字,觉得身体尚可。之前敝帚自珍的作品,让我又翻出一沓于背面临了帖。否定使我慢慢地成长。
        近两个月,我对《郙阁颂》颇有兴致,临的也多。既然现在无暇顾及展览,还是着手对《郙阁颂》的背景、风格、技法诸多方面做些梳理,争取写几篇有深度的文章吧。(2019·7·17)

        上午,临习《郙阁颂》百余字。午饭后读书一小时。待一觉醒来,已经下午15:50分。再去工作室翻阅《郙阁颂》相关资料,了解该碑的诞生、承传,注释其内容。在做这些工作时,我多有感慨:今人临习碑帖,关注点多在笔法、结体、章法等技术层面,于文字、内容上常不在意,以致穷数年之力,常有错讹,甚至于混沌中打转也不自知。学习某家某法,首先要使自己置身其中,这样才易于把握其精神。《郙阁颂》不仅结字、用笔朴拙有趣,文采亦佳,可当美文来读。此项工作尚未完成,留待明日继续梳理。
        晚饭后,收到湖北省书协、书法报、汤湖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全国国展书法家提名展”作品集两册,至此,该项展览得以完美收官。(2019·7·18)

 

锥刺股的苏秦


        几乎在同一时期,鬼谷子收了四大弟子:孙膑、庞涓主攻兵法,苏秦、张仪主修游说。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其它三门功课需要用心。在战国时期,鬼谷子算得上家喻户晓的人物,其弟子亦受各国器重。然而,与庞涓、孙膑不同,苏秦、张仪学成之后并不能及时伸展报负。苏秦欲往秦国施展他的连横之计,未能如愿。再游说其它国家,皆不能受重用。万般无奈,他只好去了最为偏僻的燕国,实施极不容易的合纵之策。在他看来,这是退而求其次。值得庆幸的是,在最不看好的燕国,苏秦遇上了知他重他的燕文公。因为这次会谈,使苏秦有了身兼六国相位的可能,而这个平台是燕文公为其搭建的。
        是时,张仪游历数国,处处碰壁。他不受重用倒还罢了,竟然遭遇楚国昭阳君门下诸多小人的诬陷,使其饱受皮肉之苦。
        也是这个时候,秦国准备攻打魏国,苏秦合纵之策受到严重挑战。若秦国出兵攻魏,苏秦此前的努力将化为泡影。为解此局,他派人寻访师兄张仪,并刻意怠慢他,使其愤然往秦。张仪至秦,方知苏秦用意,对其怨恨瞬间消解。二人相互关照,从而使合纵之策得以延续十五载,七雄之间久无战事,百姓也过了一段相对安宁的生活。
        但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毕竟各怀鬼胎,对苏秦而言,合纵之策绝非上善。若非张仪从中周旋,六国结盟早被瓦解。事实上,苏秦、张仪二人已经被时局推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使人感动的是,即便如此,二人还能相互欣赏,毫无仇怨。后来,苏秦推行的合纵之策被瓦解,其地位在六国之间也每况愈下,进而被忌恨者刺杀。至此,张仪的时代才算真正开始。
        平心而论,苏秦、张仪皆属人中龙凤。但是,他们纵有通天彻地之能,还是很难摆脱命运的安排。在时机尚未成熟之前,苏秦能够做的,只有苦读恩师所留书籍,进而使后人因“锥刺骨”的精神而振奋、向上。
        诚然,他们的精彩并非自己预设的样子,但毕竟精彩过。(2019·7·19)

        上午在工作室习大字一百八十余字,将《心仪秦汉》中所插临作及小品十余件尽数毁去。对于一个书画家而言,否定过去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了。有人焚烧,有人撕毁。窃以为,物尽其用最好,故每见不如意的旧作,但凡可以自主,我必将其翻过去临帖。有时也会纠结,如此以来,必然导致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缺失。然而,人的心性如此,也是没有办法的。与其留待他人诟病,不如自己痛下杀手。事实上,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一生会写不少作品,真正能传续下去的不及所为之万分之一。(2019·7·20) 

        午休期间接到一个电话,是售楼中心的工作人员。经此搅扰,我就没了睡意,索性与家人出去转,顺便看看所谓的廉价房是什么样子。初视其公寓格局,太小,不足观。再上顶层,竟然建了几幢房子,皆为套间,面积亦觉合适,入门即家、出门就是露台,颇似一所院落,让人多少有些心动。当然,廉价必有其因,风险与机遇同在,关键是如何决择。(2019·7·21)

        上午大雨,于工作室临《郙阁颂》至午后一点。一觉醒来接近下午四时,翻阅、梳理《郙阁颂》相关资料,行文八百余字,略感疲惫,止笔以待来日。(2019·7·22)

作者近照


郭名高 1978年出生于昭陵,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墨池学院书法导师,西安市青年书协副秘书长,鄠邑区书协副主席。其书法作品曾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篆书展、隶书展、青年展及商业展共计6次,在《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教育报》《西安晚报》《教师报》《陕西日报》等报刊发表书法理论文章及散文400余篇,出版《郭名高书法散文选》《随书法去远行》、隶书论文集《心仪秦汉》3部书,策划“当代隶书名家解读”、“当代隶书中坚批评榜”等大型学术活动,并撰书系列评论文章,在书坛引起广泛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